第三十三回 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陆大荣狱底遇冤魂 许国桢堂前供伙盗
却说李公叫众人各具甘结,乘此吉期,着黄祖永就借杜家现成的花烛完姻。这也是极便宜的事了,谁知却是他父亲一辈子吃亏换来的。也幸他母亲能守穷困,不贪小利,方有这一番意外的成全。倘遇见眼孔小的人,眼见两套烧饼果子换一个玛瑙烟壶,这便宜事哪肯出门?就是李公有心成全,也是没法了。
所以古圣贤说的好,叫“贪小利则大事不成。”即此一端可见。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李公判完了这件事,心中十分安慰。
既不负泉下人梦中告状,就是这一番辛苦,也算不冤了。便叫俞升取一百二十八个钱还了店账,格外又赏了四百文酒钱。吩咐打道回衙。那地保照着李公交派的话,替黄祖永帮着料理。
一段姻缘,散而复聚,不但黄家一面的人无不感激,合街的众人,个个赞叹传扬,不必细表。
李公回到衙门。张荣上来请安禀道:“访问得许国桢平日不务正业,所结交的都是些短衣阔辫子不三不四的人。今儿传他舅舅的原差回来禀复,说因知他外甥平日荒唐,果然被案,恐拖累了他,已于三日前避往山东去了。又探听得李家砦劫人的案,倒是真的。已将该处地保郜永太传到,听老爷发落。”
李公道:“知道了,你歇息去罢。”张荣退下。李公看天色已晚,且待明日升堂。
用过晚饭,正要安息,忽见管监狱的家人王喜拿了一张禀贴,报的是陆大荣于本日申刻在监内病故的缘由。李公道:“并没有病呈,怎么死的这样快?传官医诊视过没有?”王喜道:“说也奇怪,昨儿晚上收封的时候还好好的,到半夜里,牢头叫打更的知会小的说:‘陆大荣不济了。’小的梦中惊醒,连忙禀请捕厅黄老爷进监看视。见他两个眼珠只望上翻,口中流吐白沫。黄老爷说是中邪,急命拿姜汤和正气丸灌他。咽了两口,忽然把眼一睁,口中说道:‘陆大荣,你这丧尽天良的畜生,我还饶你吗?’一面说,一面两只手不住的打自己的巴掌。黄老爷问道:‘你是谁?与陆大荣什么仇?’他说:‘我就是陆进财。’黄老爷说:‘你的案已蒙本县李大老爷替你昭雪,业经申详上宪,将陆大荣照律定罪,你还有何冤枉?监狱重地,岂可滋扰?阴阳一理,你宜速退,不可逗留。’陆大陆听了黄老爷这一套话,爬在席子上磕了个头,说:‘蒙本县的明断,保全小的家当。哪知道这畜生恶心不死,前几天因小的妻子有病服药,他嘱咐家里,买通医生,下药坠胎。幸而小的从旁保护,将药碗倾泼,方得没事,差一点儿把小的一线血脉斩了。因此控诉城隍司,准小的报怨。小的费了多少钱钞,方能进这几重门户,到此地方,岂肯空回!’黄老爷道:‘有仇报仇,情所难禁。但陆大荣罪名已定,你何必定要他死在监里,不让他明正典刑?’陆大荣道:“阴曹还有案,须他对质。”说罢,用手在他自己心口乱拍,便鲜血直流,从口喷出。黄老爷命将刻移在外笼,即刻传官医诊视。到天明,医生来诊,说已经没有脉了。当即传其家属亲丁到狱,叫他补了病呈,故乱了一天,到申刻方才气绝。”
李公听说,倒不禁毛发悚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叹道:“到处都有鬼神,哪可胡行一步。”说罢,叫俞升传该房办稿,移请邻封青县金大老爷相验。一面命将狱中打扫洁净。暂且按下不提。
且说张寡妇因女儿被拐,久无下落,时时的在他学生房里打听。这一天又递呈催审,却好李公正坐早堂,传李公家砦地保郜永太问话。张寡妇呈递催审,李公便命他跪在一旁听审。
李公问道:“地方匪徒,胆敢成群结党,抢劫幼女,你做地保的知情不报,是何道理?”郜永太道:“大老爷明鉴。九月二十八这一天,太阳将落的时候,许先生同了一帮人跟着车到砦上。大有忽然口角,跟着动手殴打。小的还上前劝解,见许先生被一人揪住,小的上前分开,那几位就赶着车去了。小的也不知车里坐的是谁。因他们本是一帮,偶然相争,并非抢劫,所以没有报案。”李公道:“你这话真么?”郜永太道:“小的当差二十多年,从没敢说谎。”李公喝令暂退,叫传许国桢到案。李公将惊堂木一拍,喝道:“你一年轻学生,不知安分读书,乃勾结匪人,通同将你师妹抢去,还敢在本县前支吾!本县尚念你是斯文中人,留你的体面,不想你竟是个败类。今本县已经将你平日的作为查访明白,你老实供来,到底你师妹现在哪里?免得动刑!”
许国桢听说出他根底,又知已问过李家砦地保,料想再瞒不过,只得从实说道:“老父台听禀,童生..”李公不等他说完,拍案大喝道:“无耻的奴才,还敢称童生!你便是个秀才,今儿也不中用了。”许国桢连忙改口道:“小的该死。因师妹送殡的这天,被沙家弟兄瞧见,向小的商量,叫把师妹诱出,答应送小的纹银一千两。小的不该财迷。可巧师妹有病,师母叫小的送他回家。不想沙家弟兄约了许多人在半道迎来,小的问他要钱,他不但不给,反把小的痛打。”李公道:“沙家弟兄是什么人?住在哪里?作什么行业?”许国桢道:“大的名叫沙金,外号叫大头鬼;二的名沙方,外号秃尾狼。”李公道:“听这名号,必非善良之辈了。现在这些人在哪里?”
许国桢道:“他们原是灶户,因连年官盐不通,他们就在运河的上下、西河一带,往来贩私。近来人多势众,又置起海船,走山东、辽阳,做海面的买卖。”李公道:“你一个书房的学生,怎与他们认识?”许国桢道:“起先在陆监生家赌钱识面,后来跟他弟兄们学拳,因此相熟。”李公哼道:“好个安分的学生!你知他们常寓在哪里?有家眷没有?”许国桢道:“大头鬼有个老婆。平常贩私,往来没有一定。现在将要封河。他们常在城里城外玩耍。装盐起卸,都在城南大淤滩一带。”李公道:“你知他们城里与谁相好?同党的还有多少人?”许国桢道:“有个姓施的叫马贩子,姓董的叫土回回,常在一起,余的都不知。”李公道:“你知你师妹被抢后藏在什么地方?”
许国桢道:“听说在城隍庙后钱家大院。”李公听许国桢口供,心中便有了主意。便将公案一拍,说道:“你这不良的畜生,将你师妹拐逃,还在本县前胡说这些无踪影没对证的话。本县一切不管,就问你要人,限你五天将你师妹找回。”就派了壮头王信押带他下去寻觅。吩咐张王氏暂且回家静候。发落已毕,掩门退堂。
话分两头。却说沙氏弟兄本是个无所不为的光蛋,因聚集了许多亡命,连贩私带断路。遇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地方官但求遮掩粉饰得过,只要城池没有失守,哪怕四乡焚杀抢掠也不与他相干。上司虽然知道,无奈失事的地方太多了,不胜查究,只得回护自己失察的处分,保全禄位。明晓得百姓遭殃,也只好无可如何,付之一叹罢了。所以大头鬼这帮人肆行无忌,十分得意。囊中着实的饶裕,在邯郸驿劫了个串店的粉头,弄回静海,兄弟两个公用取乐。那一天又得了张招妹,仿佛获着至宝一般,弟兄俩欢天喜地,悄悄拉进城。到得家里,不想把那粉头的醋坛子打破了,一见张招妹,就把他锁在里套间,把沙金、沙方臭骂一顿,又每人打了二十棒槌,方才完事。从此休要想见张招妹的面了,弟兄俩算空欢喜一常所以张招妹虽受些惊吓,倒保全了清白。
这一天,弟兄俩要想法儿替粉头消气,叫了两个瞎子说书,又请了一班八角鼓,预备了大鱼、大肉、大坛酒,约了马贩子施钟,土回回董二,赛黄英陆矮子一班狐群狗党,在钱家大院开怀畅乐,吃了一阵酒,说明了原委,大众就请粉头出来,替他兄弟俩说情。粉头道:“看众位的面子,再让我一人打二十棒槌,替众位下酒罢。”陆矮子连忙上前请了个安,又作一个揖,说道:“大嫂子,看矮子的金面,饶了他俩罢。”粉头道:“就是罢,饶了打,饶不了跪。叫这俩王八羔子一人顶大碗酒,给我跪在门槛上,要动一动,就是一棒槌。马贩子、土回回也上前说道:“大嫂子,算了罢。”粉头道:“你众位不知,要这一次不做个样儿,下回连观音庵的龙女都弄来了,还有我的份儿吗?”一面说,一面斟了一碗酒,先叫大头鬼跪着顶在头上。秃尾狼不等他动手,也照样顶了一碗酒,直挺挺的跪了,一边一个。粉头方站起身,拿了壶给大众斟酒。
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进来两个人,挑着两对捧盒,后边跟着一个人,像是个送礼的光景。二人走上台阶,将捧盒放下,抽出扁担,就照着沙氏弟兄一人一扁担,出其不意,连人带酒都打翻在地。后面跟的那人在捧盒内提出一对铜锤,直奔上堂。说时迟,那时快,马贩子看风色不对,从斜刺里走出院中,纵身上房。土回回见铜锤来得猛,无可抵挡,将身望桌下一蹲,把桌子顺手提起,做个挡箭牌,一桌酒菜为飞落地。
可巧矮子望前想走,一脚践在烩三鲜的海参上,滑蹋一交,跌个仰面朝天,被拿铜锤的一手擒祝土回回趁这空儿钻出桌子,也翻身上房去了。两个人放下扁担,就拿出捧盒的绳索,把沙氏弟兄捆了。那粉头吓傻了,手里还拿着酒壶,两只脚像钉住的一般,莫想移得动寸步,口中只喊:“八角鼓大爷,快救人呀!”不想那八角鼓子弟早一溜烟跑个干净,就剩两个瞎子,抱住了弦子、鼓板、蹲在墙角里发哼。这就叫:无巧不成书,不打不相识。
可怜沙氏弟兄一番高兴热阔,竟打得个落花流水。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