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穷开心周起寻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穷开心周起寻春 趁利口虔婆接客
却说李公接了道士的信,拆开一看,却仍是一首四字的偈言,上写道:
莫道无神,信哉有仙。
拳拳股膺,匪我思存。
下边写着“山石道人”。李公看罢,始知是纯阳吕仙临凡显化,不觉惊叹感佩。虽素来不信神鬼仙佛,经此亲身试验,自不能不心中折服。但是看这四句偈言,不知仙意指在哪里,不觉得往复玩味,看了又看。那伙工道:“先生快将这信收好,不要给我们当家的看见,又添罗唣。”李公点头,将这偈言收好,别过伙工,出了庙门。心想,昨儿这两个人说是在李大脚家看见赛张顺,想必是时常去的,何妨到那里打听打听。但不知道李大脚住在哪里。心中一头想,一头走,不知不觉已上了大桥。
看见王福在桥上摆测字摊,李公便将昨天听见的话告诉他一遍,便问道:“可看见周起?”王福道:“过桥去不多工夫,想必还在前面。”李公听罢,就望桥那边寻去。
走不多远,见周起正在前面,穿了件百补的长大褂,拿个辫子,曲了几个弯,驼着腰,趿拉着破鞋,斯斯文文的踱着方步,口里高声念道:“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
又道:“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青云得路,”刚刚念到这一句,李公从他背后在左肩膀上一拍,把个周起吓了一跳,回过头来一看,见是李公,倒有点不好意思。李公便将细情说给他听了,便问道:“此地有个乐户李大脚家,你知道在哪里?”
周起道:“在街北百花巷,小的昨天去看过一回。”李公忙说道:“你不要这样称呼。我们且到那里看看。”周起道:“我们这样个打扮,哪能进得了门?”李公道:“不妨事。我们先给他钱,他还不接待么?”周起道:“这也使得。”李公便叫周起在前引路。
转了两个弯,穿过了个过街楼,巷口有个黑油漆栅门。里面靠东一个临街门,两扇花隔却虚掩在那里,门框上贴着个纸剪葫芦。周起指道:“这里便是。”李公将指在门上弹了两下。
里边出来了一个老婆子,年纪五十上下,头包元青绉纱,身穿蓝绸棉袄,外罩青缎领褂,黑绸裤脚虚镶裹着绣花褡膊。尺二金莲,一双鞋跟露着白袜。一脸粉花皱纹,两个头风膏药。分明积世虔婆,亲自开门接客。
李公道:“我们俩专诚拜访,讨碗茶吃。”那虔婆一手攀着门框,一手拿着根长烟袋,斜溜着眼,将两人浑身上下打量了一遍,将身子望后一扭,说道:“您两位找错了,我们不是茶馆呀。”说话未完,随手要将这隔扇门带上。李公忙上前一步,将门扳住,一手在袋里掏出一块钱,递给虔婆,说道:“我们闻名来的,并没走错。这块钱,请你随便给我们沏壶茶,我们歇歇脚。”那虔婆见了钱,笑着说道:“你瞧瞧,我真是老糊涂,连自己人都不认得。”说着,一面将门开了,说道:“快里边坐吧。”李公同周起便跟着他进去。
虔婆让过二人,复身将门关上,回过来在前面领路。走进后院,穿过了月亮门,有一溜五间南向的矮房。虔婆将门帘掀起,让二人进去,便高喊道:“四儿,有客呀,还不快出来”听见隔壁娇声娇气答应道:“让我洗完脸就来。”李公看那屋子,是通长的两间。西屋靠墙摆着一张炕桌,铺着半新不旧的红哔叽坐褥靠枕。炕桌上供着一大篮子佛手。四扇时花炕屏,朝外持一幅五彩牡丹的画。桌上分列着花瓶、帽镜,中间桌上摆着个盘香盘。墙上挂着一面琵琶。李公就在东边凳子坐了。
周起不敢坐,李公递了个眼色,也就在西边椅上坐下了。虔婆递过水烟袋,李公是不吃烟的,转送给周起。虔婆道:“两位大爷贵姓?”李公道:“我姓张。”指着周起道:“他姓周。我们久仰你姑娘大名,今天特来见识见识。”正说着话,一个小使送进一盘茶来。虔婆接过送上,回头向小使道:“叫你姑娘快来。”周起接口道:“不忙。”虔婆道:“我给二位开个灯,好躺着歇歇。”一面说,一面将炕桌搬开,底下摆着副烟具,划根洋火,将烟灯点上。李公便走过来靠上首躺着。周起也拿了水烟袋过来,尚未坐下,听隔壁房门响,出来个人,直望外走。周起便回身望窗眼里一张,却看不清。虔婆将他袖子一拉,说:“请用烟,有什么看的。”
周起放下水烟袋,躺下烧烟。忽见帘子掀起,进来个粉头。
虔婆忙说:“四儿,快来给两位爷请安。”李公定睛一瞧,见是倜傥中等身材,有五尺高,团头团脸,眼微凹,乌黑头发,浓浓的眉毛,鬓簪茉莉,口上点樱桃,辅颊鲜红,眼圈青黑,脂粉盖银颈。葱绿宽衫,绛紫的袄,大红褶裤,宝蓝绦。半尺莲船,光着地步步也娇,满头花簇簇压云翘,真个魂销。
粉头进门来,乌溜溜的对两人看了一回,忽又“嗤”的一笑,拿手帕子掩了嘴,袅到炕前斜签坐了。转过身望周起手中拿过烟签,替他烧烟。那虔婆就躲向外边去了。李公到此,也不能不敷衍一回,问粉头多少年纪,怎么着你这双手长得这样白,又道:“你的头梳得真光滑。”那粉头只嗤嗤的笑。周起道:“我有个朋友这几天来了没有?”粉头道:“谁呀?”周起道:“小白鲦赛张顺。”粉头道:“他呀,前几天来唠着。”
周起道:“你知他家在哪里住?”粉头道:“他不是这里人,他家叫什么湖,离这里还好远哩。他们逢三、六、九,有船望这边来,昨儿初六没见他来,初九是准来。您要瞧见他,给我陪来,问他我要的镏子办了没有?”李公道:“他耳朵后有个瘤,治好了么?”粉头道:“嗷,你老也认识他?他那个瘤比先前更大了,哪里治好?怎么先前没见你两位同他一块来?”
周起道:“我们出远门方才回来。”粉头道:“怎么知道他上这里来?”周起道:“初三那一天我见他,他告诉我的。”粉头道:“对呀,初三晚上来的。那天走了就没有来。”周起道:“是了,今天他不来,我割他个靴腰子行不行?”粉头放下烟签,用手将周起腿上拧了一下,哪知道周起的裤子是糟得不堪的了,一拧,竟拧破了一块,连腿上的肉都露了出来。粉头更将他一推,说:“你倒会穷开心。”李公看此光景,也觉忍不住笑。周起就将他装的这口烟拿起来,对着灯吃了。吃不到一半,听见门响,又进来一个人,粉头就立起身出去了。李公对周起说:“走罢。”周起说:“且看来的是谁。”放下烟枪,立起来向窗外里张。
不知进来的是不是访问的那个人,且听下回分解。正是:未向深山擒虎豹,先从水上戏鲸鳎。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