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偷上岸船户报案 施铁锁地保诈钱
偷上岸船户报案 施铁锁地保诈钱
那个中舱客人说道:“唉,这是哪里来的晦气!我是到杭州去望看我丈母的,本来打算迟几天再走,只因我家里死活的催昨儿个上船,不想撞着这倒霉的事。昨儿开船后我便睡觉,并没听见什么声响。今儿早起穿衣服,看见我袖子上沾着一片血,回头一看,就吓得我魂都掉了,急忙爬起来喊众位同看,不是众位大家都看见的?”那老客人道:“你老贵姓?”中舱客人道:“我姓黄,名叫道梅。没有领教你老呢?”老客人道:“我就叫裴道运,世代行医。杭州上中下三城,提起姓裴的五世郎中,也颇颇有点小名气的。”说话未毕,那管船的道:“怪不得那个倒霉,这个倒运,我这管船的更该死了。”李公道:“少说笑话,且看看这个客人的脑袋是从哪里出去的。我们大家的行李先齐一齐,等船靠码头,便打地保报官。”
那管船的便前后左右的细细看了一回,并没有出路,就是中舱上首篷窗上的销钉却没有了。再看那死的,身上穿着蓝棉绸小棉袄裤;旁边叠着一个茧绸大棉袄,一件红青羽毛夹马褂,上放着一条香色绸褡膊,一顶青缎瓜皮小帽,并无有动;一条印花粗布祷子差不多被血湿透了;一条绿绸棉被,一半垫在身子底下,也有血污;枕头底下压着一个帖包;身后边有一个蓝布包袱。李公道:“若是谋财,怎么包裹一切都没有动?若是有仇,特地来害他的,这一船的人难道就听不见一些声响?况且这船是水当中走的,这贼从哪里上来?从哪里下去?这事实属可疑。”那管舵的在后面说道:“昨儿晚上那声响不是吗?还当是水鬼出现。那位客人在后艄出恭,不是也听见的吗?”
李公听说,也不能不疑心是这个缘故。
这个时候,众客人吓坏的也都回过气来了,七嘴八舌的乱说。这个说:“必是妖精,能水遁的。”那个说:“也许是剑客,能驾云的。”还有一人说道:“这不是偷头吗?是有典故的。先前跟我舅舅听戏,有这么一曲,想必就是这个事。”
正说之间,船已快到码头,远远望见市廛的房屋。李公恐贼在船上,便悄悄嘱咐管船的先上岸找着地保在船埠等候,免得拢船的时候逃跑。管船的喊个暗号,那拉纤的便将纤绳嗖嗖嗖的拢起,管舵的把舵望怀里一带,那只船便慢慢的望岸边靠了。管船的趁势往上一跳,将脚往后一蹬,船身重复漾开。那拉纤的仍旧将绳放开,随走随放,随放随走,一直望前去了。
这里船上众客人仍是议论不了。李公细看众人,实在不像有杀人的凶手。看那死人的颈上和那块血渍,许多苍蝇攒满了。
因叫个水手,拿两块板竖在两旁,免得看着恶心。
不多时,船已到岸。管船的同着地保在那里等,看见船到,也不等铺跳,地保便跳上船头,钻进舱来,管船的也跟着进来。
地保将板拿开,将他的被子掀起看了一看,又叫管船的摸他腰里有无物件。管船的皱着眉,捏着鼻子,伸手望棉袄里一摸,说道:“有个褡膊,仿佛有一包洋钱。”地保亲自动手,将褡膊解下,摸出一个纸包。打开看时,却是本洋三十六元。又摸出一个小手摺,上写着“李代记”,又有顺隆布店的红字戳记。
地保便向管船的说道:“这个东西你且收好,回来要呈堂的。
看这个摺子,这位客人必是姓李。这顺隆布店不知在哪里,既有字号,便没有个打听不出来。”说罢,向众客人道:“你们诸位也都看明白了,昨天晚上到底有人听见些声响没有?”众人说“没有”。地保又对管船的说道:“你当众位的面,将这客人的行李点个数儿,好让我照数儿开个清单。”一面说,一面在衬衣内掏出一管笔,一本小账本。管船的点一件,地保就写一件,写完,又将尸身的服色、刀伤记上,又对众人说道:“这个事非同小可,船主人自然脱不了干系,就是众位也少不得委屈做个见证。我们奉公而行,也叫无法。现在先同这位管船的老哥到县报案。你们众位先不要下船,在船上等候,回头大老爷来相验,伺候回话。”
说罢,就拿出一条铁链,望管船的头上要套。管船的再三哀求,地保道:“公事公办,人命关天。就单单套这么个链子,还不是便宜你?请走罢!大清早起,为你这屁事跑到这时候,水米还没沾牙,你倒偏偏有这许多讲究,我们当官差的便该死吗?”说罢,将链子套上,还在加锁。管船的没法,在身边掏出两块洋钱,双手奉上,说:“地保哥,地保爷,实在对不起您老。这两块钱权且先吃些早点心再到县报案罢。”
地保看见钱,便说道:“这个客人也不是你杀死的,不过谁叫你做船主人,还能不报案吗?咱们哥儿们有什么话不好说,又要您破费。”管船的道:“这也不是给你老哥,就给伙计们喝碗早茶。”地保笑道:“我倒看不出,你这位老哥真懂交情,我倒不好意思不收了。但是衙门里的朋友眼宽手大,你须要明白。这是我为好关照你的意思。”说罢,便将锁链退下,两人一同上岸,又招呼岸上的伙计,叫他坐在船头上看守,便一同到县报案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就叫:有钱使得鬼推磨,无事莫经官里人。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膑兵法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