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嘉善路初次登程 天河馆一人独酌
前回说铜锤李,李大人,原本是辽东人氏,双讳持钧,表字镜轩。因有一身绝好的武艺,惯使两柄熟铜流星锤,所向无敌,因此人给他上个徽号,叫做“铜锤李”。年轻的时候,因老大人在江苏做官,便随任读书,所以,虽则祖居北地,却是生长南方。气宇轩昂,人才表表;方面大耳,虎背熊腰。论文,下笔千言;说武,穿杨百步。自幼便有大志,不肯以一笔一墨见长。因此,老大人就不肯拗他的性儿,便替他援例报捐知县,以成全他仁民利物的志向。
这是贤父母因材施教的道理,是天下做老家儿的所当效法的。往往人家子弟聪明伶俐,敢作敢为,就是不能埋头伏案做老学究的功课,无奈这为父母的偏偏指望他读书,想要中举中进士,点翰林,盼个正途出身。却也不能说他不是正经道理,哪知道正与他儿子的脾气不对,一年耽误一年,反弄得一事无成,青春枉度,到后来要另改旁的主意也来不及了。所以,教子弟读书,只要他明白道理便是真实受用,倘固执成见,妄想发科发甲,却是误人不浅。即如李公的父母,若然不是明白,定规要他念书,巴结正途功名,则功业成就反未可知。
闲言少叙,且说他做州县的公案。
这公案从哪里说起?倘平铺直叙,未必处处都有奇闻,案案皆为异事,无非是行香拜庙、拦轿呼冤、枷杖发落及驱逐流娼、捉拿赌博、访察讼师、严办地棍。这些寻常案件,处处皆然,年年多有,演说些老生常谈,岂不令看此书的讨厌?今只得将稀奇的案卷,拣那紧要的编出,其余寻常公牍,一切概不登录。庶几买此书的不枉费钱文,看此书的不虚耗目力,乃编书的一片苦心,并非偷工减料。倘必说道:李公做过某县,为何不编?李公署过某州,因何漏载?某事在前,因何落后?某事在东,为何说西?这实是编书的限于才力,迫于篇幅,尚乞看书诸公包涵。这过节儿不得不预先交代明白。
今先说他未做官以前一段奇闻:李公随任的时候,由江苏到浙江公干,禀明堂上,独自出门。皆因李公素性不爱排场,最不喜的是跟班、家丁前呼后拥,所以江浙相去数百里之远,竟不要人跟随。为的是阅历程途,操练筋骨。正是有心人的深谋远虑,非少年哥儿怕拘束的可比。因此,家中上人也能放心。
不然,宦家公子岂有独自出门的理?
却说李公自从出得家门,手携行李,也不坐轿,也不骑马,走尽大街,便将行李扛起,将雨伞柄挑在肩上,大踏步望官塘大路行来。饥餐渴饮,不一日到了嘉善地方。
这嘉善是个热闹去处,虽非六街三巷,富丽繁华,却也是一条五里长的大街,两边各行店铺收拾得十分齐整。李公一面行路一面看那街上买卖。不觉迎面横着一条极高大的石桥,桥上有一酒饭面店,上写着“天河馆”三个大字,两边挂着“三鲜大面、十锦小碗”的招牌。李公走上桥来,望里看去,装修座落倒也清幽洁净。便转过身来,踱进店门,到里间靠窗的一副座上落下,将行李放在身边的板凳上,雨伞就横在旁边。跑堂的便带笑过来,说:“客人用酒?用饭?今天有新鲜的大活鲤鱼,还有新出水的活剥虾仁。要酒有牛庄高粱、陈陈绍兴、玫瑰佛手露,请客人随便点用。”一面说,一面将一双乌木筷、两碟小菜、一只五彩花酒杯放在桌上。李公正在思想,堂倌又说道:“近来本馆新添鱼翅、扒鸭。客人爱吃,也可零拆。”
李公说道:“你说这许多,我一概不用。你给我来二两烧酒,一大碗清汤面。”堂倌说:“菜呢?”李公伸手指桌面上话道:“这两碟小菜就足够我吃的了。”堂信心知没大意思,将嘴一撇,手拿带手,回头高声的叫道:“烧刀二两,清水面一碗。”
少停,酒已烫热,便拿来放在桌上,回身就走。李公也不去理他,一边斟酒慢慢的饮,一边望窗下河边上观望。
此时正在二月劲三月初天气,柳绿桃红,风和日暖,河沿上有淘米的,有洗菜的,有净衣服的,尽是妇女,却老少不一。岸上有十几个小孩放风筝。有一个小风筝钩住柳梢上,咋也下不来。一中年轻人替他拿竹竿去挑拨,竹竿短树株高,又够不着。李公正看得出神,忽听得一棒锣声,喤喤震耳,李公突地的吓了一跳。正是:春风三月桃花浪,惊起鸳鸯拍岸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类书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