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章句上·第七节
孟子曰:“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孟子说:“丰收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好利,灾害之年老百姓的子女大多都凶暴,这不是上天赋予他们的资质不同,而是由于外在因素使他们的内心的美德陷溺于环境才造成这样的。
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以大麦而论,播下种子把地耙平,如果土地相同,栽种的时节也相同,便会蓬勃生长,到了夏至时都会成熟。即使有所不同,那是因为土地有肥有瘠,雨露的滋养多少,人们从事的力量不平等造成的。所以凡是同类的,大体都相同,为什么单单对人要怀疑呢?圣人与我们是同类,所以龙子说:‘不知道脚的形状就编草鞋,但我知道决不会编成草筐子。’草鞋式样都相似,是因为人的脚都相同。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如使口之于味也,其性与人殊,若犬马之与我不同类也,则天下何耆皆从易牙之于味也?至于味,天下期于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惟耳亦然。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惟目亦然。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无目者也。故曰: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口的味觉,有相同的嗜好;易牙早就弄清了我们口味的嗜好。假如口的味觉,人与人不同,就像狗呀马呀的与我们不同,那么天下人的嗜好为什么还要随从易牙的口味呢?讲到口味,天下人都期望尝到易牙的菜,可见天下人的口味都是相同的。耳朵也是如此。讲到声音,天下人都期望听到师旷的演奏,可见天下人的耳力都是相同的。眼睛也是如此。讲到子都,天下人没有不知道他长得美的。不知道子都长得美的人,就是没长眼睛的人。所以说,口对于味,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的听觉;眼睛对于颜色,有相同的美感。讲到内心,唯独没有相同的地方吗?内心的相同之处是什么呢?是理,是行为方式。圣人不过是先得知了我们内心相同的东西而已。所以道理和行为方式使我们内心得到喜悦,就好比牛羊猪狗的肉使我们的口腹得到喜悦一样。”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