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丑章句下·第九节
燕人畔。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燕国人背叛齐国。齐王说:“我很是愧对孟子。”
陈贾曰:“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王曰:“恶!是何言也?”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虑。您觉得您和周公相比,谁更爱民,谁更有智慧?”齐王说:“唉呀,你这是什么话?”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陈贾说:“周公使派他的哥哥管叔去监管殷商的遗国,管叔却带领殷族人起来反叛;如果周公管叔会这样做还要派他去,就是不爱民;如果不知道而这样做,就是没有智慧。爱民和智慧,周公都没有完全做到,何况大王您呢?请让我去见孟子并向他解释。”于是陈贾去见了孟子,见面后陈贾问:“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
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
孟子说:“是古代的圣贤。”陈贾说:“他派管叔监管殷族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有这件事情吗?”孟子说:“有的。”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
陈贾说:“周公是知道管叔将要叛乱而还要派他去吗?”孟子说:“他不知道。”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陈贾说:“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错,不是合乎情理吗?况且古时候的君子,有错就会改正;如今的君子,明知有错还将错就错。古时候的君子,他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百姓都看得见,等到他改正过错时,百姓就会很敬仰。如今的君子,何止是让过错顺其自然发展,而且还会编一套言辞来为自己辩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说苑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常言道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