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商书·咸有一德
  伊尹作《咸有一德》。
  伊尹写下了《咸有一德》。
  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明命,以有九有之师,爰革夏正。非天私我有商,惟天佑于一德;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德惟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惟吉凶不僭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今嗣王新服厥命,惟新厥德。终始惟一,时乃日新。任官惟贤材,左右惟其人。臣为上为德,为下为民。其难其慎,惟和惟一。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善无常主,协于克一。俾万姓咸曰:‘大哉王言。’又曰:‘一哉王心’。克绥先王之禄,永厎烝民之生。呜呼!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事。无自广以狭人,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成厥功。”
  伊尹已经把政权归还给太甲,将要告老回到他的私邑,于是陈述纯一之德,告戒太甲。伊尹说:“唉!上天难信,天命无常。经常修德,可以保持君位;修德不能经常,九州因此就会失掉。夏桀不能经常修德,怠慢神明,虐待人民。皇天不安,观察万方,开导佑助天命的人,眷念寻求纯德的君,使他作为百神之主。只有伊尹自身和成汤都有纯一之德,能合天心,接受上天的明教,因此拥有九州的民众,于是革除了夏王的虐政。这不是上天偏爱我们商家,而是上天佑助纯德的人;不是商家求请于民,而是人民归向纯德的人。德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吉利;德不纯一,行动起来无不凶险。吉和凶不出差错,虽然在人;上天降灾降福,却在于德啊!现在嗣王新受天命,要更新自己的品德;始终如一而不间断,这样就能日日更新。任命官吏当用贤才,任用左右大臣当用忠良。大臣协助君上施行德政,协助下属治理人民;对他们要重视,要慎重,当和谐,当专一。德没有不变的榜样,以善为准则就是榜样;善没有不变的准则,协合于能够纯一的人就是准则。要使万姓都说:重要呀!君王的话。又说:纯一呀!君王的心。这样,就能安享先王的福禄,长久安定众民的生活。啊呀!供奉七世祖先的宗庙,可以看到功德;万夫的首长,可以看到行政才能。君主没有人民就无人任用,人民没有君主就无处尽力。不可自大而小视人,小视人就不能尽人的力量。平民百姓如果不得各尽其力,人君就没有人帮助建立功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论语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五灯会元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