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商书·伊训
  成汤既没,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
  成汤去世以后,后来太甲继承了帝位,这一年伊尹作《伊训》、《肆命》、《徂后》教导太甲。
  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伊尹祠于先王。奉嗣王祗见厥祖,侯、甸群后咸在,百官总已以听冢宰。伊尹乃明言烈祖之成德,以训于王。曰:“呜呼!古有夏先后,方懋厥德,罔有天灾。山川鬼神,亦莫不宁,暨鸟兽鱼鳖咸若。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造攻自鸣条,朕哉自亳。惟我商王,布昭圣武,代虐以宽,兆民允怀。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呜呼!先王肇修人纪,从谏弗咈,先民时若。居上克明,为下克忠,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以至于有万邦,兹惟艰哉!敷求哲人,俾辅于尔后嗣,制官刑,儆于有位。曰:‘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祗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太甲元年十二月乙丑日,伊尹在祖庙祭祀先王,侍奉嗣王恭敬地拜见先祖。各诸侯都在祭祀行列,朝廷内百官也都听从百官之长的命令。伊尹于是明白地叙述成汤的大德,来教导太甲。伊尹说:“啊!从前夏代的君主,当他勉力施行德政的时候,这里就没有发生天灾,山川的鬼神也没有不安宁的,连同鸟兽鱼鳖各种动物的生长都很顺遂。到了他的子孙后代,不遵循先人的德政,于是上天降下灾祸,借我们先王之手,让奉行征讨夏朝的命令他。上天有命:先从夏桀讨伐;我们的先祖成汤就从亳都执行。只有我商王宣明德威,用宽厚代替暴虐,所以天下百姓相信我、怀念我。现在我王嗣行成汤的美德,一定要从心在开始培养自身德行!行爱于亲人,行敬于长上,从家和国开始,最终推广到天下。啊!先王努力讲求做人的纲纪,听从谏言而不违反,顺从前贤的活;处在上位能够明察,为臣下能够尽忠;结交人不求全责备,检点自己好像来不及一样。因此达到拥有万国,这是很难的呀!又普求贤智,使他们辅助你们后嗣;还制订《官刑》来警戒百官。《官刑》上说:敢有经常在宫中舞蹈、在房中饮酒酣歌的,这叫做巫风。敢有贪求财货女色、经常游乐田猎的,这叫做淫风。敢有轻视圣人教训、拒绝忠直谏戒、疏远年老有德、亲近顽愚童稚的,这叫做乱风。这些三风十过,卿士身上有一种,他的家一定会丧失;国君身上有一种,他的国一定会灭亡。臣下不匡正君主,要受到墨刑。这些对于下士也要详细教导。啊!嗣王当以这些教导警戒自身,念念不忘呀!圣谟美好,嘉训很明啊!上天的眷顾不常在一家,作善事的,就赐给百福;做恶事就会降下灾难。修德不论多小,只要做了,天下的人都会感到庆幸;你行不善,即使不大,也会使国家覆灭。”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