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词源》的著者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宋元间词人。祖籍凤翔府成纪,家居临安。南宋中兴四将张俊的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宋亡,张濡被元人所杀。张炎落拓浪游。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北游大都。后失意南归,漫游江浙各地,曾设卜肆于四明,潦倒以死。著有《山中白云词》8卷,有中 华书局1983年吴则虞辑校本;《词源》2卷,有《词话丛 编》本及人民文学出版社版夏承焘校注本。
张炎词作,今存300多首。早年词学周邦彦,又深受姜夔词风的影响,注重格律、形式技巧,内容多写湖山游赏,风花雪月,鼓吹春声于繁华世界,飘飘征情,节节弄拍,嘲明月以谑乐,卖落花而赔笑,反映了贵族公子的悠闲生活。宋亡,国破家亡的伤痛,浪迹江湖的凄苦,使其词风渐变。张炎长于写景咏物,格调凄清,情思宛转。如〔解连环〕《孤雁》写道: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刻画孤雁的神态精妙,寄情幽远,传诵一时,人称为张孤雁。,又如〔南浦〕《春水》,写得形神兼胜。邓牧称此词绝唱今古,人以‘张春水'目之。另外象〔高阳台〕《西湖春感》:能几番游?看花又是明年。〔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以及〔月下笛〕: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等多寓伤今怀昔之情,凄楚苍凉。至于他与王沂孙、周密等交游唱和,所写的不少咏叹遗民身世的词作,尤能见亡国之音哀以思的特点。
张炎词作音律协洽,句琢字炼,雅丽清畅。《四库全书总目》称其词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翦红刻翠为工。至其研究声律,尤得神解,以之接武姜夔、居然后劲。后世亦以姜、张并称。清初浙西词派极力推尊姜夔、张炎。朱□尊有家白石而户玉田之说,并自称倚新声玉田差近。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后汉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词源
- 诗人玉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