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出·誓师
乙酉四月
【贺圣朝】(外扮史可法,白毡大帽,便服上)两年吹角列营,每日调马催征。军逃客散鬓星星,恨压广陵城。
下官史可法,日日经略中原,究竟一筹莫展。那黄、刘三镇,皆听马、阮指使,移镇上江,堵截左兵,丢下黄河一带,千里空营。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淮境,本标食粮之人,不足三千,那能抵当得住。这淮、扬一失,眼见京师难保,岂不完了明朝一座江山也。可恼,可恼!俺且私步城头,察看情形,再作商量。
(丑扮家丁,提小灯随行上城介)
【二犯江儿水】(外)悄上城头危径,更深人睡醒。栖乌频叫,击柝连声,女墙边,侧耳听。
(听介)
(内作怨介)北兵已到淮安,没个瞎鬼儿问他一声;只舍俺这几个残兵,死守这座扬州城,如何守得住。元帅好没分晓也!
(外点头自语介)你那里晓得,万里倚长城,扬州父子兵。
(又听介)
(内作恨介)罢了,罢了!元帅不疼我们,早早投了北朝,各人快活去,为何尽着等死。
(外惊介)呵呀!竟想投降了,这怎么处!他降字儿横胸,守字儿难成;这扬州剩了一分景。
(又听介)
(内作怒介)我们降不降,还是第二着,自家杀抢杀抢,跑他娘的。只顾守到几时呀!
(外)咳!竟不料情形如此。听说猛惊,热心冰冷。疾忙归,夜点兵,不待明。(忙下)
(内掌号放炮,作传操介)
(杂扮小卒四人上)今乃四月二十四日,不是下操的日期;为何半夜三更,梅花岭放炮?快去看来!
(急走介)
(末扮中军,持令箭提灯上)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
(呼介)元帅有令:大小三军,速赴梅花岭,听候点卯。
(众排列介)
(外戎装,旗引登坛介)月升鸱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中军何在?
(末跪介)有!
(外)目下北信紧急,淮城失守,这扬州乃江北要地,倘有疏虞,京师难保。快传五营四哨,点齐人马,各照汛地昼夜严防。敢有倡言惑众者,军法从事。
(末)得令!
(传令向内介)元帅有令,三军听者。各照汛地昼夜严防,敢有倡言惑众者,军法从事。
(内不应)
(外)怎么寂然无声?
(吩咐中军介)再传军令,叫他高声答应。
(末又高声传介)
(内不应)
(外)仍然不应,着击鼓传令。
(末击鼓又传,又不应介)
(外)分明都有离叛之心了。
(顿足介)不料天意人心,到如此田地。
(哭介)
【前腔】皇天列圣,高高呼不省。阑珊残局,剩俺支撑,奈人心俱瓦崩。俺史可法好苦命也!(哭介)协力少良朋,同心无弟兄。只靠你们三千子弟,谁料今日呵,都想逃生,漫不关情;这江山倒像设着筵席请。(拍胸介)史可法,史可法!平生枉读诗书,空谈忠孝,到今日其实没法了。(哭介)哭声祖宗,哭声百姓。(大哭介)(末劝介)元帅保重,军国事大,徒哭无益也。(前扶介)你看泪点淋漓,把战袍都湿透了。(惊介)咦!怎么一阵血腥,快掌灯来。(杂点灯照介)呵呀!浑身血点,是那里来的?(外拭目介)都是俺眼中流出来。哭的俺一腔血,作泪零。
(末叫介)大小三军,上前看来;咱们元帅哭出血泪来了。
(净、副净、丑扮众将上,看介)果然都是血泪。
(俱跪介)
(净)尝言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副净)俺们贪生怕死,叫元帅如此难为,那皇天也不祐的。
(丑)百岁无常,谁能免的一死,只要死到一个是处。罢,罢,罢!今日舍着狗命,要替元帅守住这座扬州城。
(末)好好!谁敢再有二心,俺便拿送辕门,听元帅千刀万剐。
(外大笑介)果然如此,本帅便要拜谢了。
(拜介)
(众扶住介)不敢不敢!
(外)众位请起,听俺号令。
(众起介)
(外吩咐介)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
(众)是!
(外)上阵不利,守城。
(众)是!
(外)守城不利,巷战。
(众)是!
(外)巷战不利,短接。
(众)是!
(外)短接不利,自尽。
(众)是!
(外)你们知道,从来降将无伸膝之日,逃兵无回颈之时。
(指介)那不良之念,再莫横胸;无耻之言,再休挂口;才是俺史阁部结识的好汉哩。
(众)是!
(外)既然应允,本帅也不消再嘱。
(指介)大家欢呼三声,各回汛地去罢。
(众呐喊三声下)
(外鼓掌三笑)妙妙!守住这座扬州城,便是北门锁钥了。
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亚夫营;
模糊老眼深更泪,赚出淮南十万兵。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尔雅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