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出·誓师
乙酉四月
【贺圣朝】(外扮史可法,白毡大帽,便服上)两年吹角列营,每日调马催征。军逃客散鬓星星,恨压广陵城。
下官史可法,日日经略中原,究竟一筹莫展。那黄、刘三镇,皆听马、阮指使,移镇上江,堵截左兵,丢下黄河一带,千里空营。忽接塘报,本月二十一日北兵已入淮境,本标食粮之人,不足三千,那能抵当得住。这淮、扬一失,眼见京师难保,岂不完了明朝一座江山也。可恼,可恼!俺且私步城头,察看情形,再作商量。
(丑扮家丁,提小灯随行上城介)
【二犯江儿水】(外)悄上城头危径,更深人睡醒。栖乌频叫,击柝连声,女墙边,侧耳听。
(听介)
(内作怨介)北兵已到淮安,没个瞎鬼儿问他一声;只舍俺这几个残兵,死守这座扬州城,如何守得住。元帅好没分晓也!
(外点头自语介)你那里晓得,万里倚长城,扬州父子兵。
(又听介)
(内作恨介)罢了,罢了!元帅不疼我们,早早投了北朝,各人快活去,为何尽着等死。
(外惊介)呵呀!竟想投降了,这怎么处!他降字儿横胸,守字儿难成;这扬州剩了一分景。
(又听介)
(内作怒介)我们降不降,还是第二着,自家杀抢杀抢,跑他娘的。只顾守到几时呀!
(外)咳!竟不料情形如此。听说猛惊,热心冰冷。疾忙归,夜点兵,不待明。(忙下)
(内掌号放炮,作传操介)
(杂扮小卒四人上)今乃四月二十四日,不是下操的日期;为何半夜三更,梅花岭放炮?快去看来!
(急走介)
(末扮中军,持令箭提灯上)隔江云阵列,连夜羽书飞。
(呼介)元帅有令:大小三军,速赴梅花岭,听候点卯。
(众排列介)
(外戎装,旗引登坛介)月升鸱尾城吹角,星散旄头帐点兵。中军何在?
(末跪介)有!
(外)目下北信紧急,淮城失守,这扬州乃江北要地,倘有疏虞,京师难保。快传五营四哨,点齐人马,各照汛地昼夜严防。敢有倡言惑众者,军法从事。
(末)得令!
(传令向内介)元帅有令,三军听者。各照汛地昼夜严防,敢有倡言惑众者,军法从事。
(内不应)
(外)怎么寂然无声?
(吩咐中军介)再传军令,叫他高声答应。
(末又高声传介)
(内不应)
(外)仍然不应,着击鼓传令。
(末击鼓又传,又不应介)
(外)分明都有离叛之心了。
(顿足介)不料天意人心,到如此田地。
(哭介)
【前腔】皇天列圣,高高呼不省。阑珊残局,剩俺支撑,奈人心俱瓦崩。俺史可法好苦命也!(哭介)协力少良朋,同心无弟兄。只靠你们三千子弟,谁料今日呵,都想逃生,漫不关情;这江山倒像设着筵席请。(拍胸介)史可法,史可法!平生枉读诗书,空谈忠孝,到今日其实没法了。(哭介)哭声祖宗,哭声百姓。(大哭介)(末劝介)元帅保重,军国事大,徒哭无益也。(前扶介)你看泪点淋漓,把战袍都湿透了。(惊介)咦!怎么一阵血腥,快掌灯来。(杂点灯照介)呵呀!浑身血点,是那里来的?(外拭目介)都是俺眼中流出来。哭的俺一腔血,作泪零。
(末叫介)大小三军,上前看来;咱们元帅哭出血泪来了。
(净、副净、丑扮众将上,看介)果然都是血泪。
(俱跪介)
(净)尝言 “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副净)俺们贪生怕死,叫元帅如此难为,那皇天也不祐的。
(丑)百岁无常,谁能免的一死,只要死到一个是处。罢,罢,罢!今日舍着狗命,要替元帅守住这座扬州城。
(末)好好!谁敢再有二心,俺便拿送辕门,听元帅千刀万剐。
(外大笑介)果然如此,本帅便要拜谢了。
(拜介)
(众扶住介)不敢不敢!
(外)众位请起,听俺号令。
(众起介)
(外吩咐介)你们三千人马,一千迎敌,一千内守,一千外巡。
(众)是!
(外)上阵不利,守城。
(众)是!
(外)守城不利,巷战。
(众)是!
(外)巷战不利,短接。
(众)是!
(外)短接不利,自尽。
(众)是!
(外)你们知道,从来降将无伸膝之日,逃兵无回颈之时。
(指介)那不良之念,再莫横胸;无耻之言,再休挂口;才是俺史阁部结识的好汉哩。
(众)是!
(外)既然应允,本帅也不消再嘱。
(指介)大家欢呼三声,各回汛地去罢。
(众呐喊三声下)
(外鼓掌三笑)妙妙!守住这座扬州城,便是北门锁钥了。
不怕烟尘四面生,江头尚有亚夫营;
模糊老眼深更泪,赚出淮南十万兵。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