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出·传歌
癸未二月
【秋夜月】(小旦倩妆扮鸨妓李贞丽上)深画眉,不把红楼闭;长板桥头垂杨细,丝丝牵惹游人骑。将筝弦紧系,把笙囊巧制。
梨花似雪草如烟,春在秦淮两岸边;
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婵娟。
妾身姓李,表字贞丽,烟花妙部,风月名班;生长旧院之中,迎送长桥之上,铅华未谢,丰韵犹存。养成一个假女,温柔纤小,才陪玳瑁之筵;宛转娇羞,未入芙蓉之帐。这里有位罢职县令,叫做杨龙友,乃凤阳督抚马士英的妹夫,原做光禄阮大铖的盟弟,常到院中夸俺孩儿,要替他招客梳栊。今日春光明媚,敢待好来也。
(叫介)ㄚ鬟,卷帘扫地,伺候客来。
(内应介)晓得!
(末扮杨文骢上)三山景色供图画,六代风流入品题。——下官杨文骢,表字龙友,乙榜县令,罢职闲居。这秦淮名妓李贞丽,是俺旧好,趁此春光,访他闲话。来此已是,不免竟入。
(入介)贞娘那里?(见介)好呀!你看梅钱已落,柳线才黄,软软浓浓,一院春色,叫俺如何消遣也。
(小旦)正是。请到小楼焚香煮茗,赏鉴诗篇罢。
(末)极妙了。(登楼介)帘纹笼架鸟,花影护盆鱼。(看介)这是令爱妆楼,他往那里去了?
(小旦)晓妆未竟,尚在卧房。
(末)请他出来。
(小旦唤介)孩儿出来,杨老爷在此。
(末看四壁上诗篇介)都是些名公题赠,却也难得。(背手吟哦介)
【前腔】(旦艳妆上)香梦回,才褪红鸳被。重点檀唇胭脂腻,匆匆挽个抛家髻。这春愁怎替,那新词且记。
(见介)老爷万福!
(末)几日不见,益发标致了。这些诗篇赞的不差。(又看惊介)呀呀!张天如、夏彝仲这班大名公,都有题赠,下官也少不的和韵一首。
(小旦送笔砚介)
(末把笔久吟介)做他不过,索性藏拙,聊写墨兰数笔,点缀素壁罢。
(小旦)更妙。
(末看壁介)这是蓝田叔画的拳石。呀!就写兰于石旁,借他的衬贴也好。(画介)
【梧桐树】绫纹素壁辉,写出骚人致。嫩叶香苞,雨困烟痕醉。一拳宣石墨花碎,几点苍苔乱染砌。(远看介)也还将就得去;怎比元人潇洒墨兰意,名姬恰好湘兰佩。
(小旦)真真名笔,替俺妆楼生色多矣。
(末)见笑。
(向旦介)请教尊号,就此落款。
(旦)年幼无号。
(小旦)就求老爷赏他二字罢。
(末思介)《左传》云:“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就叫他香君何如。
(小旦)甚妙!香君过来谢了。
(旦拜介)多谢老爷。
(末笑介)连楼名都有了。
(落款介)崇祯癸未仲春,偶写墨兰于媚香楼,博香君一笑。——贵筑杨文骢。
(小旦)写画俱佳,可称双绝。多谢了!
(俱坐介)
(末)我看香君国色第一,只不知技艺若何?
(小旦)一向娇养惯了,不曾学习。前日才请一位清客,传他词曲。
(末)是那个?
(小旦)就叫甚么苏昆生。
(末)苏昆生,本姓周,是河南人,寄居无锡。一向相熟的,果然是个名手。
(问介)传的那套词曲?
(小旦)就是《玉茗堂四梦》。
(末)学会多少了?
(小旦)才将《牡丹亭》学了半本。
(唤介)孩儿,杨老爷不是外人,取出曲本快快温习。待你师父对过,好上新腔。
(旦皱眉介)有客在坐,只是学歌怎的。
(小旦)好傻话,我们门户人家,舞袖歌裙,吃饭庄屯。你不肯学歌,闲着做甚。
(旦看曲本介)
【前腔】(小旦)生来粉黛围,跳入莺花队,一串歌喉,是俺金钱地。莫将红豆轻抛弃,学就晓风残月坠;缓拍红牙,夺了宜春翠,门前系住王孙辔。
(净扁巾、褶子,扮苏昆生上)闲来翠馆调鹦鹉,懒去朱门看牡丹。——在下固始苏昆生是也,自出阮衙,便投妓院,做这美人的教习,不强似做那义子的帮闲么。
(竟入见介)杨老爷在此,久违了。
(末)昆老恭喜,收了一个绝代的门生。
(小旦)苏师父来了,孩儿见礼。
(旦拜介)
(净)免劳罢。(问介)昨日学的曲子,可曾记熟了?
(旦)记熟了。
(净)趁着杨老爷在坐,随我对来,好求指示。
(末)正要领教。
(净、旦对坐唱介)
〔皂罗袍〕原来奼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净)错了错了,美字一板,奈字一板,不可连下去。另来另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净)又不是了,丝字是务头,要在嗓子内唱。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净)妙妙!是的狠了,往下来。
〔好姐姐〕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净)这句略生些,再来一遍。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闲凝盼,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声溜的圆。
(净)好好!又完一折了。
(末对小旦介)可喜令爱聪明的紧,不愁不是一个名妓哩。
(向净介)昨日会着侯司徒的公子侯朝宗,客囊颇富,又有才名,正在这里物色名姝。昆老知道么?
(净)他是敝乡世家,果然大才。
(末)这段姻缘,不可错过的。
【琐窗寒】破瓜碧玉佳期,唱娇歌,细马骑。缠头掷锦,携手倾杯;催妆艳句,迎婚油壁。配他公子千金体,年年不放阮郎归,买宅桃叶春水。
(小旦)这样公子肯来梳栊,好的紧了。只求杨老爷极力帮衬,成此好事。
(末)自然在心的。
【尾声】(小旦)掌中女好珠难比,学得新莺恰恰啼,春锁重门人未知。如此春光,不可虚度,我们楼下小酌罢。(末)有趣。(同行介)
(末)苏小帘前花满畦,(小旦)莺酣燕嬾隔春隄;
(旦)红绡裹下樱桃颗,(净)好待潘车过巷西。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