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贪爱
小利,大利之殬言;小恡,大祸之津。苟贪小利则大利必亡,不遗小恡则大祸必至。
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郄,日置牛后号牛粪,言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斩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所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楚白公胜,其性贪恡,既杀子西,据有荆国,积敛财宝,填之府库,不以分众。石谏曰:“今患至,国将危不固。胜败存亡之机,固以形于胸中矣!不能散财以求人心,则不如焚之,无令彼众还以害我。”又不能从。及叶公入,乃发大府之财以与众,出府库之宝以赋人,因而攻之,十有九日,白公身灭。财非己有,而欲有之。以此小恡而大祸生焉。
寒土有兽,其名曰(豸包),生角当心,俯而磨之,愤心而死;炎州有鸟,其名曰枭,妪伏其子,百日而长羽翼,既成食母而飞。蜀侯之迎秦牛,牛愈近而身转危,何异豿磨其角,角愈利而身速亡乎?白公之据财,财愈积而身愈灭,何异枭之养子,子愈长而身就害也。
是以达人睹祸福之机,鉴成败之原,不以苟得自伤,不以过恡自害。老子曰:多藏必厚亡。礼云:积而能散。皆明止足之分,去贪希之萌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书
- 魏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杂家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论衡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