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荐贤
国之需贤,譬车之恃轮,犹舟之倚楫也。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楫,则无以济;国乏贤,则无以理。国之多贤,如托造父之乘,附越客之舟,身不劳而千里可期,足不行而蓬莱可至。朝之乏贤,若凤亏六翮,欲望背磨青天,臆冲绛烟,终莫由也。
峻极之山,非一石所成,凌云之榭,非一末所构;狐白之裘,非一腋之毛,宇宙为宅,非一贤所治;是以古之人君,必招贤搜隐;人臣则献士举知。唐升二八,流睦睦之风;周保十乱,播济济之咏。仲尼在卫,赵鞅折谋,干木处魏,秦人罢兵。宫奇未亡,献公不侵;子玉犹存,文公侧坐。以此而言,则立政致治,折冲压难者,举贤之效也。
夫连城之璧,瘗影荆山;夜光之珠,潜辉郁浦。玉无翼而飞,珠无胫而行,扬声于章华之台,炫耀于绮罗之堂者,盖人君之举也。贤士有胫而不肯至,殆蠹材于幽岫,毁迹于柴荜者,盖人不能自荐,未有为之举也。
古人竞举所知,争引其类,才苟适治,不问世胄,智苟能谋,奚妨秕行?昔时人君,拔奇于团虏,擢能于屠贩;内荐不避子,外荐不避仇;身受进贤之赏,名有不朽之芳。昔子贡问于孔子曰:“谁为大贤?”子曰:“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子贡曰:“齐无管仲,郑无子产乎?”子曰:“吾闻进贤为贤,非贤为不肖。鲍叔荐管仲,子皮荐子产,未闻二子有所举也。”进贤为美,逾身之贤,矧复抑贤者乎?
故黔息碎首以明百里,北郭刎颈以申晏婴,所以致命而不辞者,为国荐士,灭身无悔,忠之至也,德之难也。臧文仲不进展禽,仲尼谓之窃位,公孙弘不引董生,汲黯指为妒贤;虞丘不荐叔敖,樊姬贬为不肖;东闾不达髦士,后行不正于路。
故为国入宝,不如能献器。献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斯前识之良规,后代之明镜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类书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