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祸福
祸福同根,妖祥共域。祸之所倚,反以为福;福之所伏,还以成祸。妖之所见,或能为吉;祥之所降,亦回成凶。有知祸之为福,福之为祸,妖之为吉,样之为凶,则可与言物类矣。吴兵大胜,以为福也,而有姑苏之困;越栖会稽,以为祸也,而有五湖之霸;戎王强盛,以为福也,而有樽下之执;陈骈出奔,以为祸也,终有厚遇之福。祸福回旋,难以类推。
昔宋人有白犊之祥,而有失明之祸。虽有失明之祸,以至获全之福。北叟有胡马之利,卒有奔坠之患。虽有奔坠之患,以至保身之福。以见不祥而修善,则妖反为祥;见祥而不为善,即祥还成妖矣。昔武丁之时,毫有桑谷,共生于朝,史占之曰:“野草生朝,朝其亡乎!”武丁恐惧,侧身修德,桑谷自枯。八紘之内,重译而来,殷道中兴。帝辛之时,有雀生鸢于城之隅。史占之曰:“以小生大,国家必王。”帝辛骄暴,遂亡殷国。故妖孽者所以警王侯也,怪梦者所以警庶人也。妖孽不胜善政,则凶反成吉;怪梦不胜善言,则福转为祸。
人有祸必惧,惧必有敬,敬则有福,福则有喜,喜则有骄,骄则有祸。是以君子祥至不深喜,逾敬慎以俭诚其身;妖见不为戚,逾修德以为务。故招庆于神祗,灾消而福降也。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南游记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