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乘经典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说一乘圆教,表清净了义,究竟圆满,微妙无上。《法华经》是佛陀释迦牟尼晚年所说教法,属于开权显实的圆融教法,大小无异,显密圆融,显示人人皆可成佛之一乘了义。在五时教判中,属于法华、涅盘之最后一时。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妙法莲华经》关键词就是妙法莲华这四个字。妙法指的是一乘法、不二法;莲华是作比喻,形象地讲妙在什么地方,他的殊胜处,第一是花果同时,第二是出淤泥而不染,第三是内敛不露。
《法华经》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法华经》成立年代约纪元前後,最晚不迟于公元1世纪,因为龙树菩萨的著作《中论》、《大智度论》已引用本经文义。另外《大泥洹经》、《大般涅盘经》、《优婆塞戒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大佛顶首楞严经》等诸经皆列举本经经名并援引经中文义,可见本经之成立年代较以上诸经为早。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经 。佛教经典。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另称《杂华经》。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集,经历了很长的时间,大约在公元2~4世纪中叶之间,最早流传于南印度,以后传播到西北印度和中印度。有人认为,在梵本《树严经》及《大方广佛华经》中都提到 ysa 一字,这是于阗文而不是梵文。因此,该经出现的年代和传播的地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译本 汉译3种:
①东晋佛陀跋陀罗译,60卷34品,称《旧译华严》或《六十华严》;
②唐实叉难陀[1
③唐贞元中般若译,40卷,称《四十华严》,为经中《入法界品》的别译,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译出。1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
①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②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③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
④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⑤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另外,还有藏文、满文译本等。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共一卷,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此经内容大概为:佛成道未久,大众云集。佛入宝舍三昧,出无量化身。十方化佛皆集,十方世界,犹如一会。胜分菩萨说偈问法,大威光仙人止之,自问所疑,佛为决疑,遂发大愿求一切智,一切仙人亦同发愿。佛悉授菩提记,复出舌相,说持经功德,仍以此经嘱累文殊菩萨。
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其他译本·佛说第一义法胜经
翻译记
夫爱法者必深善根,《涅槃经》云:供佛二恒。魏尚书令仪同高公,重法心成,生上财想,博采梵文,广崇翻译。且《佛说第一义法胜经》者,诸法门中,此其髓也。公意殷诚,感之题额。沙门昙林,瞿昙流支,兴和四年岁次壬戌,九月一日甲子换文。始末四功,质义乃定,五千五百七十六字。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
大乘华严部·第0091部,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与华严经寿量品同。
全文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摩揭陀国闲寂法林,坐妙菩提金刚坚固无量妙宝共所庄严红莲华台师子座上,与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大菩萨俱,及诸天、人、阿素洛等,无量大众前后围绕。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不可思议光王,承佛威神,从座而起,顶礼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诸佛国土,时分庄严,有胜劣不?
佛言:善男子,我此索诃世界,释迦牟尼佛土一劫,于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土,为一昼夜。极乐世界一劫,于袈裟幢世界金刚坚固欢喜佛土,为一昼夜。袈裟幢世界一劫,于不退轮音世界极妙圆满红莲敷身佛土,为一昼夜。不退轮音世界一劫,于绝尘世界法幢佛土,为一昼夜。绝尘世界一劫,于明灯世界师子佛土,为一昼夜。明灯世界一劫,于妙光世界遍照佛土,为一昼夜。妙光世界一劫,于难超世界身放法光佛土,为一昼夜。难超世界一劫,于庄严世界一切神通慧光王佛土,,为一昼夜。庄严世界一劫,于镜轮世界月觉佛土,为一昼夜。善男子,如是世界展转渐增,满十不可说俱胝那庾多百千佛土极微尘数世界佛土,最后世界,佛土一劫,于莲华德世界贤德佛土,为一昼夜。于彼世界,诸菩萨众,修治殊胜普贤行地。
善男子,如诸世界昼夜渐增,如是诸佛寿量身相,菩萨世界庄严亦尔,由彼有情福转增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此显示无边佛土功德法门,欢喜信重,受持读诵,如理思惟,广为他说,临命终时,十方佛土无量诸佛,皆现其前慰喻赞美,令其增进无量善根,随愿往生诸佛净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于生生中常忆宿命,修菩萨行速得圆满。
时,薄伽梵说此经已,不可思议光王菩萨摩诃萨,并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众会,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净土五经一论
1:《佛说无量寿经》——简称《无量寿经》。
2:《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简称《观经》。
3:《佛说阿弥陀经》——简称《阿弥陀经》。
4:《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简称《往生论》。
5:《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清咸丰年间魏源居士追加。
6:《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清末民初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追加。
《净土五经一论》由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再版,其中《无量寿经》版本为印光大师勘定的曹魏康僧铠主译的《佛说无量寿经》。
如来庄严智慧光明入一切佛境界经
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241部共二卷元魏天竺三藏法师昙摩流支译
持经功德
文殊师利。若复有菩萨教化十方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令发菩提心。若复有菩萨化一众生令得不退地。所得功德胜前功德乃至无量阿僧祇。
心经
有数本:鸠摩罗什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经》一卷,日本弘法之心经秘键,即此本之解释也,但其题号为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玄奘所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华严之贤首释之,谓为心经略疏。慈恩又有般若心经幽赞一卷。其他有唐利言译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唐法月重译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宋施护译之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一卷。此中举世流通者,鸠摩罗什译之本也。
玄奘译本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陈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