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地险
古今言地险者,以谓函秦宅关、河之胜,齐负海、岱、赵、魏据大河,晋表里河山,蜀有剑门、瞿唐之阻,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吴长江万里,兼五湖之固,皆足以立国。唯宋、卫之郊,四通五达,无一险可恃。然东汉之末,袁绍跨有青、冀、幽、并四州,韩遂、马腾辈分据关中,刘璋擅蜀,刘表居荆州,吕布盗徐,袁术包南阳、寿春,孙策取江东,天下形胜尽矣。曹操晚得兖州,倔强其间,终之夷群雄,覆汉祚。议者尚以为操挟天子以自重,故能成功。而唐僖、昭之时,方镇擅地,王氏有赵百年,罗洪信在魏,刘仁恭在燕,李克用在河东,王重荣在蒲,朱宣、朱瑾在兖、郓,时溥在徐,王敬武在淄、青,杨行密在淮南,王建在蜀,天子都长安,凤翔、邠华三镇鼎立为梗,李茂贞、韩建皆尝劫迁乘舆。而朱温区区以汴、宋、毫、颖嶻然中居,及其得志,乃与操等,以在德不在险为言,则操、温之德又可见矣。
从古至今讨论地形险要的论述中,说的不外乎都是:秦地长安处在函谷关、黄河的地理优势之中;齐地背靠大海和泰山;赵地、魏地倚仗黄河的优势;晋地外有大河内有大山作为优势;蜀地有剑门山和瞿唐关作为屏障阻碍;楚国以方城山作为城墙,又以汉水作为护城河;吴地不仅有万里长江,又牢牢占据了太湖这个优势,都足够各地凭借地理优势建国立邦。唯有宋地、卫地的周围,四通五达,没有一处天险可以凭借根据。然而东汉末年,袁绍跨越四地占有了青州、冀州、幽州、并州,韩遂、马腾之辈则分据关中各地,刘璋占据了蜀地,刘表据守荆州,吕布窃据徐州,袁术包揽了南阳、寿春两地,孙策取得了江东地区,天下有险可据的战略地区都被分刮殆尽了。曹操后来才占得兖州,在上述群雄中崛起强盛,最后剿平群雄,颠覆汉室江山。坊间议论的人认为是曹操挟持皇帝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所以才能成就功名。但是唐僖宗、唐昭宗的时候,藩镇割据,王氏据有赵地百来年,罗红信霸占了魏地,刘仁恭割据燕地,李克用占领河东山西地区,王重荣在蒲州,朱宣在兖州、朱瑾在郓州,时溥在徐州,王敬武在淄州、青州,杨行密在淮南,王建在蜀地。皇帝建都长安城,凤翔、閤、华三镇鼎立而立,处处为抗,李茂贞、韩建都尝试过劫持皇帝。然而只是凭借区区汴州、宋州、亳州、颍州高峻其中,等到最后他却和曹操一样扫平群雄志得意满。如果说兴国安邦是靠品德而不是靠地理环境的险要优势,那么曹操朱温的品德又可见一斑了。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