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天文部·冬
十月朝
宋制,十月朔拜暮,有司进暖炭,民间作暖炉会。
亚岁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百僚称贺,少杀其仪,亚于岁朝,故曰亚岁。
日长一线
魏晋宫中女工刺绣,以线揆日长短,冬至后比常添一线之功,故曰日长一线。
冬至数九
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笆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笆头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担头担。八九七十二,黄狗相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嘉平节
秦人以十二月为嘉平节,民间以酒果馈遗,谓之节礼。
腊八粥
宋制。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傩神逐疫
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一居江中为疟鬼,一居山谷为魍魉,一匿人家室隅中惊小儿。于是除夕制为傩神,赤帻玄衣朱裳,蒙以熊皮,执戈持盾以逐之,其祟乃绝。
土牛
周公制土牛,以纳音设色,出城外丑地送寒。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
神荼郁垒
黄帝时,有兄弟二人,名神荼、郁垒,能执鬼除疫。后世祀以为神。
爆竹
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丈余,名山魈,人犯之即病寒热,畏爆竹声。除夕,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今人代以火炮。
籸盆
除夕,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谓之籸(音松)盆。视其火色明暗,以卜来岁祲祥。
商陆火
裴度除夕围炉守岁叹老,迨晓不寐,炉中商陆火凡数添之。
祭诗文
贾岛常于岁除,取一年所作诗文,以酒脯祭之,曰:“劳吾精神,以此补之。”
火炬照田
吴中村落,除夕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烂然盈野,以祈来岁之熟。
卖痴呆
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卖汝痴,卖汝呆,谁来买?”
火山
隋炀帝于除夜设火山数十座,用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十数里,尝一夜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素书
- 三略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