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政事部·清廉
冰壶
杜诗:“冰壶玉鉴悬清秋。”姚元崇所作《冰壶》,言其洞彻无瑕,澄空见底。杜诗清廉,有类于是。
斋马
唐冯元叔历浚仪、始平尹,单骑赴任,未常以妻子之官。所乘马,不食民间刍豆。人谓之斋马。
廉能
《周礼·天官》: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廉善,二廉能,三廉敬,四廉正,五廉法,六廉辨。
冰清衡平
华康直知光化,丰稷知谷城,廉而且平。时人歌之曰:“华光化,丰谷城,清如冰,平如衡。”
釜中生鱼
晋范丹字史云,桓帝时为莱芜长。人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留犊
魏时苗,为寿春令。始至官,乘簿笨车、黄牸牛、布被囊。岁余,牛生一犊。及去,留其犊,谓主簿曰:“令来时,本无此犊,犊是淮南所生,故留之。”明交河令叶好文,亦留三犊与贫民为耕。
酹酒还献
后汉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有羌人献金、马者,奂召主簿张祁入,于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使金如粟,不以入怀。”悉以还之,威化大行。
食馔一口
北方彭城王攸自沧州召还,父老相率具馔,曰:“殿下惟饮此乡水,未尝百姓馔,聊献疏薄。”攸食一口。
画菜于堂
徐九经令句容,及满去,父老儿稚挽衣泣曰:“公幸训我!”公曰:“惟俭与勤及忍耳。”尝图一菜于堂,题曰:“民不可有此色,士不可无此味。”至是,父老刻所画菜,而书勤俭忍三字于上,曰:“徐公三字经。”
御书褒清
程元凤官拜右丞相兼枢密。御书“清忠儒硕昭光”六字褒之。
清白太守子
王应麟守徽州,其父撝尝守是郡,父老曰:“此清白太守子也。”
刘穷
刘玺,龙骧卫人。少业儒,长袭世职,居官廉洁,人呼为“青菜刘”,或呼为“刘穷”。继推总漕运,上识其名,喜曰:“是刘穷耶?可其奏。”
清化著名
韦謏少好文学,群言秘要之义,无不综览。后仕后季龙,历守七郡,咸以清化著名。
廉让之间
范柏年初见宋明帝,言及广州贪泉,因问:“卿州复有此水不?”答曰:“梁州惟有文川武乡、廉泉让水。”又问:“卿宅何处?”曰:“臣所居廉让之间。”帝嗟其善答。
清白遗子孙
郑述祖仕齐,为兖州刺史。其父亦尝为此州。百姓歌之曰:“大郑公,小郑公,相去五十载,风教尚有同。”及病,曰:“一生富贵足矣!以清白之名遗子孙,死无所恨。”
清有父风
柳玭,仲郢子,为岭南节度副使。廨中桔熟,既食,乃纳直于官。拜御史大夫,清直有父风。
悬鱼
羊续,南阳守。入境,即微服间行,凡令长贪洁,吏民良猾者,皆廉知其状,一郡震竦。府丞以生鱼献,受而悬之庭柱。其后进,妻率子秘入郡舍,不纳,妻怒检室中,惟衾盐菜而已。
自控妻驴
宋李若谷赴长社主簿,自控妻驴,故人韩亿为负行李。将入境,谓韩曰:“恐县吏迎至。”箧中止有钱六百,以其半遗韩,相持大哭而别。
埋羹
王琎,宁波守。操行廉洁,自奉尤俭约。一日,见馔兼鱼肉,大怒,令辍而瘗之,号“埋羹太守”。
进饼不受
明戴鹏,会稽知县,清慎自守。时军驻四明,鹏往供馈饷。期限严急,率民步行,日晡饥甚,从者进饼,却不受,掬道旁水饮之。
仅二竹笼
明轩輗由御史出为按察使,清约自持,四时一布袍,常蔬食。约诸僚友,三日出俸市肉一斤,多不能堪。待故旧,惟一肉,或杀鸡,辄惊曰:“轩廉使杀鸡待客矣。”后以都御史致仕。上问曰:“昔浙江廉使考满归家,仅二竹笼,是汝乎?” 輗顿首谢。
符青菜
明符验,守常州,不携家,持二敝簏,一童仆,日供惟蔬,人目为“符青菜”。锐意锄强,凡横于乡者,虽窜匿,期必得之,苟奉法而至,亦不深求。岁大旱蝗,日循行督捕。每出,以筐盛米数升、柴数束自给,不劳民供亿。
清乃获罪
南北朝沉巑之丹徒令,以清介不通左右被谮,逮系尚方。帝召问,对曰:“臣清乃获罪。”帝曰:“清何以获罪?”曰:“无以奉要人耳。”帝问要人为谁,指曰:“此赤衣诸郎皆是。”复任丹徒。
橐无可赠
南北朝刘溉建安太守。故人任昉以诗寄溉,求一衫。溉检中无可赠者,答诗曰:“予衣本百结,闽乡徒八蚕。”
不持一砚
包拯知端州。州岁贡砚,必进数倍以遗要人。拯命仅足贡数即已。秩满归,不持一砚。
日唯啖菜
宋姚希得知静江。官署旧以锦为幕,希得曰:“吾起家书生,安用此!”命以布易之。日惟啖菜,一介不妄取也。
命还砧石
宋凌冲令含山,律己甚严,一介不妄取。见归装有一砧石,诧曰:“非吾来时物也。”命还之。
毋挠其清
唐蒋沇历长安、咸阳、高陵诸邑令,多卓异声。郭子仪过高陵,戒麾下曰:“蒋贤令供亿,得蔬食足矣。毋挠其清也!”
杯水饯公
隋赵轨,齐川别驾。东邻有桑椹落其庭,轨遣拾还之。及被召,父老挥泣送曰:“公清如水,不敢以壶浆相溷,敬持杯水饯公。”轨受而饮之。
挂床去任
三国裴潜,兖州刺史。尝作一胡床,及去任,挂之梁间。人服其介。
置瓜不剖
苏琼守清河。先达赵颖献园瓜,琼勉留置梁上,不剖食。人闻受颖瓜,竞献新果,至门,知瓜犹在,相顾而去。
臣心如水
前汉成帝时,郑崇为尚书,好直谏,贵戚多谮之。上责崇曰:“君门如市,何以欲禁绝贵戚?”崇对曰:“臣门如市,臣心如水。”
清乎尚书之言
后汉钟离意,为尚书令。交趾太守张恢,坐赃伏法,以资物陈于帝前,诏颁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帝怪之,答曰:“孔子忍渴于贪泉,曾参回车于胜母,恶其名也。赃秽之资,诚不敢拜受。”上叹曰:“清乎尚书之言!”
乘止一马
朱敬则为卢州刺史,代还,无淮南一物,所乘止一马。
酌水奉饯
隋赵范为齐州别驾。入朝,父老送之,曰:“公清如水,请酌一杯水以奉饯。”
郁林石
吴陆绩为郁林太守,罢归无装,舟轻不能过海,乃取一大石置舟中以归。人号郁林石。
只谈风月
徐勉迁吏部尚书,常与门人夜集,有为人求官者,勉曰:“今夕只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
市肉三斤
海瑞为淳安令。一日,胡总制语三司诸道曰:“昨闻海令市肉三斤矣,可往察之。”乃知为母上寿所需也。
一文不直
薛大楹主南昌簿,尝标其门曰:“要一文,不直一文。”
原封回赠
吴让知临桂县,不三年,超升庆远知府。南丹诸土官各馈金为贽,让却不受,口占绝句遗之,曰:“贪泉爽酌吾何敢,暮夜怀金岂不知?寄语丹州贤太守,原封回赠莫相疑。”
书堂自励
陈幼学知湖州,书于堂曰:“受一文枉法钱,幽有鬼神明有禁;行半点亏心事,远在儿孙近在身。”
- 推荐作品:
- 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食疗本草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