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五十三 高
历史来源
「高」源出 ;
一 ; 出自姜姓,以邑为氏。春秋时,姜太公六世孙齐文公吕赤之子受封于高邑(在今河南省禹县)称为公子高。其孙傒,以祖封邑为名氏,称高傒,其后有高氏。
二: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惠公吕元之子为公子祁,字子高。其支孙以王父字「高」为氏。
三 ; 改姓,据《北齐书》云,北齐文宣帝姓高名洋,当时有鲜卑族人元景安,元文遥因有功,被赐姓高。北齐时高隆之,本姓徐氏,因其父为高欢所养,改姓高。《魏书》载,后燕皇帝慕容云,本鲜卑族,自称高阳氏后代,改姓高,称高云。
家族名人
高洋
高力士(684~762)
唐代的宦官。个性谨慎细心而聪敏,深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擅权弄政。肃宗时,被弹劾流放至巫州,宝应时被赦还,病死途中。
高崇文
唐代幽州人。贞元年间(公元785~805)跟随韩全义镇守长武城,管理军队很有成绩。吐蕃侵犯宁州时,他率兵前往营救,大获全胜,封渤海郡王。剑南西川节度使谋反,高崇文被推荐为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领兵征讨,八战皆胜,刻石记功,封南平郡王。铭功:刻文字于石头上记载功绩。
地望分布
河北,辽宁渤海湾 北京密云 辽宁大凌河以东 江苏阳州 河南洛阳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兵家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太白阴经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东游记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