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九十六 相
历史来源
1、出自姒姓,是夏朝王族的后代。夏朝有帝相,是夏王仲康之子,其后裔支庶子孙,有的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相氏。
2、出自子姓,是商朝王族的后代。商王河禀甲原居于相,后又迁都,留居相地者便以地为姓,称相氏。
家族名人
相威:元朝国王速浑察的儿子。喜请士大夫,听读经史,论古今治乱,以及直臣尽忠,良将制胜等事,以故临大事决大议。博学多闻,言必中节。因伐宋有功,授征西都元帅,拜江淮行省左丞相。
相礼:明代诗画家,能诗善奕,当世无敌。
相世芳:明朝人。正德年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为人沉着,刚毅正直,知识渊博,以文章著称。嘉靖年间,因直言谏议,被戌延安13年始诏还,终身无怨言。
晋代有词赋家相荣。
迁徙分布
西河郡:战国时魏置。在今山西、陕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
巴郡:战国时秦国取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在今四川省重庆市一带。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