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伤官十论
甲木伤官寅午全,火明木秀利名坚。运行最怕财官旺,见戌行来阻寿元。
乙木伤官火最强,运逢官杀转为良。只怕水多伤不尽,终身名利有乖张。
丙火伤官燥土重,运行财旺福兴隆。如逢水运遭伤灭,世态纷纷总是空。
丁火伤官火又柔,生人骄傲有机谋。运逢印绶连官杀,唾手成家孰与俦。
戊日伤官最怕金,柱中格畏木来侵。金衰不喜行财运,土既消磨金又沉。
己日伤官金最旺,弱金柔土喜财乡。运逢官杀终身福,名利兴衰不久长。
庚日伤官喜见官,运逢官杀贵无端。正是顽金逢火炼,少年折桂上金銮。
辛日伤官申子辰,伤官伤尽喜财星。东南顺运滔滔好,背禄行来仔细寻。
壬水伤官怕木浮,见官见杀返为仇。再行财旺生官地,财禄无亏得到头。
癸水伤官怕见官,最嫌戊己透天干。再行财旺生官地,世事劳形祸百端。
丁丑 庚戌 乙巳 壬午 金鸡陈秀二公富命木火伤官庚金为病
楠曰:乙生戌月木神轻,用火伤官作用神。金水两般为我病,南方火运长精神。
乙木生临戌月,本金刚而木柔也。若以旺弱而推,人命行南方,似气泄矣。盖旺弱论命,乃愚术不精妙理。大抵当以有病而论,十有九验。故八字有病者,宜行去病之运。人多富贵,此造顶喜戌中有一点火星,透出天干,再喜戌午合成火局,作木火假伤官看,喜月上有一点庚金为官星,为我之病神也。何以言之?盖伤官以官星为病。书云:“有病方为贵“,早年己酉戊申,病神得禄,推其不美。一入南方丙午丁未,去庚金病神,所谓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随,兴家创业,则富宜矣。乙甲运中,虽不及丙丁火,去庚金为亲切,盖亦喜甲乙以生丙丁也。所以老益精神,只畏壬癸运来破火,放起庚字,恐生不得禄。但子星不足者,盖因日主气火中和也。若以杂气财官论之,全非妙理也。
己巳 辛未 乙亥 丁丑 营山吴精三公庚辛金为病神丙丁火为福神
楠曰:乙木生临未月提,伤官木火是真机。辛金透出为真病,丁丙交来是福基。
乙木生于未月,透出丁火,作真伤官。见辛金己丑,七杀为病。行丁卯丙寅,克去庚金,为去病之神。多子生财,盖日干有气,能任子也。一入丑运,三合起杀星,官讼宜也。
己巳 癸酉 戊辰 丙辰 临川饶惠徽廿六公富命土金伤官用印
楠曰:戊临酉月泄精英,丙火生身用印明。癸水劫来上丙火,南方土运发非轻。
戊土死于丙,泄土精英,盖得巳宫丙火,透出天干,伤官身弱者,用印明矣。月上癸水克印为病神,更得年上己土,克去癸水,运行南方,己巳戊辰,克去病神,富盖临邑,大运入卯,伤官复行官运而死矣。然其大富,因八字纯粹,喜有官星病神,行运辛未庚午,俱去病之神也。又喜戊己,又去壬癸水之病,两病俱去,其富宜矣。
甲戌 庚午 乙亥 丁丑 逸叟自命真伤官格格物能够金官星为病
楠曰:乙木生居火土旬,时干透露火为真。庚金月上为真病,壬癸伤丁便可嗔。
乙木生午,透出丁,用火为真伤官。奈何庚金贴身制我身,而不能用丙丁火也。所以青云志弗克就,只为此一点庚金羁绊。再行壬癸,伤损所透丁火,愈不能制去官星,故多蹇滞。后来颇遂者行甲乙丙丁,盖因能去庚畏也。然又只畏壬癸天干之水,盖因丁火露出,火少故也。不畏地支之水,盖为地支火多,有土去水耳。
乙酉 己丑 庚子 壬午 逸叟弟真伤官用劫
楠曰:庚生丑月气寒凝,气弱能亲劫有情。最畏丙丁能破劫,西方金旺颇精神。
庚生丑月,透出壬水,作金水伤官。金本寒而喜丁火,为暖金之物。然被子水冲之,不用丁火亦明矣。喜年月酉金,类聚一处,庚金见此用劫为用神。早行丙戊丁运,破云劫神多疾,一入酉申,比劫得地,身旺遂矣。
- 推荐作品: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大学
- 易传
- 史记
- 新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