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病药说类
何以为之病?原八字中原所害之神也;何以为之药?如八字原有所害之字,而得一字以去之谓了,如朱子所谓各因其病而药之也。故书云:“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如去病,财禄两相随。”命书万卷,则四名为之括要。盖人之造化,虽贵中和,若一于中和,则安得探其消息,而论其休咎也?若今之至富至贵之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然后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命之妙,其犹此乎!愚尝先前未谙病药之说,屡以中和而究人之造化,十无一二有验。又以财官为论,亦俱无归趣。后始得悟病药之旨,再以财官中和参看,则尝八九而得其造化所以然之妙矣。何以言之?假如人八字中,四柱纯土水,日干则为杀重轻,如金日干,则为土厚埋金,火日干,则为比肩太重,是则土为诸格之病,俱喜木为医药,以去其病也。如用财见比肩为病,喜见官杀为药也。如用食神伤官,以印为病,喜财为药也。或本身病重而得药重,又宜行运,以取其中和。若病而药,大富贵之人也。究人之命,将何以探其玄妙?如八字中看了日干,次看了月令,且如月令中支中所属是火,先看月令中此一火字起,又看年上或火,又看月时上或有火,宜将以上各火做一处看,或为病,或非病。又或地支虽又藏有别物,且不必看,若再看别物,由混杂不明,故曰:从重者论。此理是看命下手法处。若以火论,又再年水金看土,则不知命理之要也。若财官印绶有病,就要医其财官印缓也。如身主有病,就要医其身主也。如八字纯然不旺不弱,原财官印俱无损伤,日干之气,又得中和,并无起发可观,此是平常人也。然病药之说,此是第一家紧要,得斯术者,不可不精察也,详见见验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