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神峰通考命理正宗序
临川西溪逸叟张楠撰
神峰子曰:天之所赋者命。穷达夭寿,系诸气禀之先,虽圣贤鬼神莫能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然命之理,溯其源则肇於轩辕氏,始有干支之降,师大挠作甲子,遂以人之年月日时所生,谓之命焉!盖与天赋之命其揆一也,但先未有书,至唐袁守成始作指南五星书,吕才作合婚书,一行禅师作星历书;五代有辘轳书;前宋有殿驾书;南宋辽金有乔拗书;元有耶律楚材书,裴大猷有琴堂虚实书,均以人之生年五行纳音所属身命限度为之主,,七曜四余为之用。明朝徐均作子平书,专以日干为主本,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则命书之作至此尽矣。其故何欤?盖五星之为说,只以生年为主,月与日时或遗焉。或以纳音为主,干与支或遗焉。孰若子平之理独得其中。日通月气,岁与时为脉络,日为身主,月为巢穴,岁与时为门户,得於此而不遗於彼,通於上而不遗於下,抑有余补不及,中正之道孰外是焉。
序言
愚涉猎群书,颇诣旨趣,独观命理,有《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书宗,其理出之正,法立之善,但其中间颇有不根之言,进退之说,无确然一定示人之见。后世缘此立说益多益滋人惑,虽授受不过袭谬,殆若行者迷道,问盲人指示焉!是以究之穷陬极壤,尽皆招摇售术,听其言则是,校其理则非,瞽目惑心,竟无一人能捋其堂陛而撮其枢要也。 呜呼!非惟诬人,实自诬也,予深慨焉!由是细心讲究已四十余年矣。一旦恍然觉其有一者,,似是之非不惭肤见,乃立五星正说、五星谬说、子平诸格正说、子平诸格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盖取诸尊崇正理,辟诸谬说之意,名之曰《命理正宗》,授诸梓而刊之,极知诬诞罪不容逭,尚俟知者正其得失,庶有补六艺中之万一云尔。实用生命哲学: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若去病,财禄两相随。
目录
【卷一】
五星正说类
五星谬说类
男女合婚说
总论子平谬说类
动静说
盖头说
六亲说
病药说类
雕枯旺弱四病说类
损益生长四药说类
正官格
偏官格
古纯杂有制类
近时纯杂有制类
古杀为用神杂官有制类
古官为用神杂杀有制例
古时偏官杂正官有制例
古时纯偏官有制例
时上一位贵格 附官杀去留杂格
月支正财格 附弃从命时格
时上偏财格 附月偏财格
伤官食神格 附伤官十论
【卷二】
印缓格
阳刃格 附比劫建禄格
论日刃
论比劫
建禄格
喜见财官例
古见杀有制例
古会杀为凶例
专禄格
杂气财官印绥格 附时墓格
金神格
飞天禄马格 附倒冲禄马格
子遥巳格
丑遥巳格
壬骑龙背格
井栏义格
六乙鼠贵格
六阴朝阳格
刑合格
合禄格
曲直仁寿格
稼穑格
炎上格
润下格
从革格
年时上官星格
从化格
夹丘拱财格
岁德扶杀格
又补岁德扶财格
专财格
日德格
日贵格
魁罡格
六壬趋良格
六甲趋乾格
勾陈得位格
玄武当权格
财官双美格
拱禄拱贵二格
日禄归时格
四位纯全格
天元一气格
天干顺食格
地支拱杀格
两干不杂格
一气生成格
三合聚集格
福德格
神趣八法
类象
属象
从象
化象
照象
返象
鬼象
伏象
论大运
论太岁
论格局生死总歌
五星论
金星论
木星论
水星论
火星论
土星论
金不换看命绳尺
金不换骨髓歌断
【卷三】
十天干体象全编论
十二支咏
总咏
天干所属
天干合
地支合
地支会局
五行相生
五行相克
十干禄
五行发用
地支相冲
三刑
六害
十二支所藏
论五行生克制化
吉神类
天乙贵人
天德
月德
学堂
官贵学馆
华盖
将星
驿马
天赦
福德秀气
福星贵人
鸾喜二德解神
凶神类
六甲空亡
吊客
勾神
绞神
孤神
寡宿
隔角
咸池
返吟
伏吟
元辰
劫杀
破军
悬针
平头
紫暗星
流霞杀
冲天杀
五鬼杀
红艳杀
吞陷杀
三丘五墓
天罗地网
马前神杀
流年星耀
大白星
斧辟星
孤虚神
起八字诀
年上遁月
日上遁时
看命八式
月令详辩
起大运法 阳男阴女 阴男阳女
子平举要
江湖摘锦
男命小运定局
女命小运定局
阳顺阴逆生旺死绝图
地变造化图
天干五阳通变
天干五阴通变
阴阳通变妙诀
定格局诀
子平泛论
十干从化定诀
十段锦
十段化气
五阴歌
天元一字歌
运晦歌
运通歌
刑克歌
刑妻歌
克子歌
带疾歌
寿元歌
飘荡歌
女命歌
月建生克
看命捷歌
正官格歌
七杀格歌
用财歌
印绥歌
羊刃歌
三奇格歌
论诸格有救
取格指诀歌断
节气歌断
万尚书琼矶三盘赋
崖泉男命赋
女命赋
讲命捷径赋
四言独步
身弱论
弃命从杀论
五言独步
【卷四】
喜忌篇
继善篇
六神篇
气象篇
渭泾论
定真篇
五行元理消息赋
五行生克赋
一行禅师天元赋
捷驰千里马赋
络绎赋
玄机赋
憎爱赋
万金赋
相心赋
仙机赋
金玉赋
人鉴论
渊源集说
妖祥斌
幽微天干赋
人元消息赋
地支赋
病源赋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略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