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附官杀去留杂格
《喜忌篇》云:类有去官留杀,亦有去杀留官。
补曰:此乃五行遇月支偏官节中两局。《格解》不明,摘附于此,全已论在偏官格下。《三车一览》论官杀去留之说,亦附于此,为后学龟鉴,则得矣。其论曰:盖四柱中官杀,混杂交差,有可去官留杀者,即以偏官论。有可去杀留官者,即以正官论。凡看去官留杀、去杀留官者,要看四柱中官杀孰轻孰重,天干透出者易去,月支所藏者难去,须得四柱去官杀之物众而有力,方才去得。去官杀之物,伤官食神是已。
《喜忌篇》云:神杀相绊,轻重较量。
《继善篇》云:岁月时中,大怕官杀混杂。
《易鉴》云:天地人元分五音,阴阳妙诀审其真。去留舒配须参透,祸福中间理自明。
《万金赋》云:官星怕性七杀云,七杀犹畏官星临。官杀混杂当寿夭,去官留杀仔细寻。留官去杀莫逢杀,留杀去官莫逢官。官杀受伤人必夭,更宜财格定前程。
《三车》云:合官星不为贵,合七杀不为凶。何 ?曰经言合官型,柱中闲神合去官星,所以不为贵。合杀只柱中闲神,合去七杀,所以不为凶。又曰:大抵凶神有物合去,则反凶为吉。吉神有物合去,则反吉为凶。凶神:七杀、羊刃、劫财、败财、偏印、枭神、伤官之神是也。吉凶神杀,又看格局,喜何神,忌何神,不可执一而论。
《集说》云:贪合忘杀,贪合忘官。如六癸日生人,干头透露己字,乃是癸家七杀。如再透甲字,乃是己家合神,则合去己字,不为杀矣,此谓贪合忘杀,阴日以伤官而合也。又如六壬日生人,干头透出己字为官星,如见甲木透出,乃是己家合神,合去己字,不为官星,此谓贪合忘官。阳日以食神而合也。
又云:壬水相逢阳土时,心怀忿怒起争非。忽然癸水来相救,合住凶顽不见威。
此即贪合忘杀之例也,盖以羊刃而合杀。
补曰:阳水时逢戊土之类,性情如虎,急躁如风,其心常怀不平之气,偏争好斗,忽逢癸水之妹,合戊土之杀,则凶顽之气自消,而威暴不施。如无癸妹来合以救之,则刚暴不已,不免为屠儿狱刽之徒,何尝有恻隐之心也哉。
又曰:壬逢己土欲为官,蓦被青阳起讼端。引诱合将真贵去,致令受挫万千般。
此贪合忘官之例也,盖亦以食神而合官。
补曰:青阳谓甲木也,真贵谓己土之官也。盖言壬水以己土为官贵,怕伤怕合,苟被甲木合官星而伤之,则贪合忘官。将见忠信变而为忿争,而讼狱之端起,真贵去而为下贱,而万般之辱受矣,所谓合官星不为贵是已。
又曰:官杀相连只论杀,官杀各额分为混杂。食神重犯作伤官,叠见官星之论杀。露杀藏官只杀论,露官藏杀只论官。身强遇此多清贵,身弱重重祸百端。
补曰:年干官星,月干有杀,或年干杀星,而月干有官,是谓相连,只以杀论。或年上为官,时上为杀,或年上为杀,时上为官,是谓各分,乃为混杂。食神重犯,如甲见二丙,或三合为伤官。叠见官星,如甲见二辛,或地支重见,只以杀论。杀在干,官在支,是谓露杀藏官。乃以杀言,官在干,杀在支,是委露官藏杀。只以官论,身势强健,则力能胜此官杀,多为清贵之言,若身弱无气,官杀重逢,则祸咎之来,不特一端已也。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何博士备论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