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三 灵枢·论痛
黄帝问于少俞曰: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于针石火焫之痛何如?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其于毒药何如?愿尽闻之。
黄帝问少俞道:人体的筋骨有强壮与软弱的不同,肌肉有坚实与脆弱的区分,皮肤有厚薄之别,腠理有粗疏与致密之异,他们对于针石之刺和艾火灸灼所引起疼痛的忍耐能力如何呢?人体肠胃厚薄、坚实和脆弱也不相同,他们对于药物的耐受能力又怎样呢?我想知道这方面的全部情况。
少俞曰:人之骨强、筋弱、肉缓、皮肤厚者耐痛,其于针石之痛火焫亦然。
少俞回答说:骨骼强壮、筋脉软弱、肌肉舒缓、皮肤较厚的人,能够忍耐疼痛,无论是对针刺或艾火烧灼的疼痛,其耐受程度都是同样的。
黄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
黄帝问:怎么知道有些人能够耐受艾火烧灼的疼痛呢?
少俞答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少俞答道:不但骨骼强壮、筋脉软弱、肌肉舒缓、皮肤较厚,还有色黑、骨骼发育完善而匀称,就能够耐受艾火烧灼的疼痛。
黄帝曰:其不耐针石之痛者,何以知之?
黄帝道:怎么知道有些人不能耐受针刺的疼痛呢?
少俞曰:坚肉薄皮者,不耐针石之痛,于火焫亦然。
少俞说:肌肉坚实、皮肤薄的人,不能耐受针石之刺的疼痛,对于艾火烧灼的疼痛也不能耐受。
黄帝曰:人之病,或同时而伤,或易已,或难已,其故何如?
黄帝问:在同一时间内患同样的病变,有的人容易治愈,有的不容易治愈,这是什么原因呢?
少俞曰:同时而伤,其身多热者易已;多寒者难已。
少俞答道:同时患同样的疾病,其中身体偏热性的就容易好;身体偏寒性的就不容易好。
黄帝曰:人之胜毒,何以知之?
黄帝问:如何了解人体对药物的耐受力呢?
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骨[马1] (别本无骨字)者,皆胜毒;故其瘦而薄胃者,皆不胜毒也。
少俞说:胃厚实、色黑、骨骼粗壮、身体肥胖的人,都对药物有较强的耐受力;身体消瘦、胃薄弱者,对药物的耐受力就差。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三字经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