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易战
凡攻战之法,从易者胜敌。敌若屯备数处,必有强弱众寡。我可远其强而攻其弱,避其众而击其寡,则无不胜。法曰:“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凡是进攻作战的法则,一般是从敌人最薄弱的地方开始进攻。如果敌人在多处地方屯兵防守,其中一定会有力量强弱、兵力多少的不同。对此,我军应该避开敌人的强点而进攻其弱点,避开敌人兵多之处而打击其兵少之处,这样就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战胜那容易战胜的敌人。”
《北史》:周武帝〔将〕伐齐之河阳,〔谋及臣下〕,宇文弼〔进策〕曰:“〔今之用兵,须择其地。〕河阳要冲,精兵所聚,尽力攻围,恐难得志。〔如臣所见,〕彼汾之曲,城小山平,攻之易拔。”武帝不纳,师竟无功。〔建德五年,大举伐齐,卒用计。后终于平齐。〕
据《北史》记载,(北周建德四年)周武帝宇文邕准备进攻北齐的河阳,当他询问臣下应用何种计策的时候,内史都上士宇文弼献策说:“今天我们对齐作战,必须正确选择进攻目标。河阳地处军事要冲,那里驻扎了北齐的精锐部队,我们即使是倾尽全力去围攻它,也很难攻破。若依我的看法,敌人的汾水弯曲之处,戍卫的城垒较小,而且山势平缓,很容易攻下。”周武帝并没有采用这个建议,因而师出竟无功而还。建德五年,周武帝亲率大军进攻北齐,完全采用了宇文弼的计策,最终于次年正月灭亡了北齐。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周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荀子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