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变战
凡兵家之法,要在应变,好在知兵,举动必先料敌。敌无变动,则待之;乘其有变,随而应之,乃利。法曰:“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凡是兵家的用兵法则,最重要的是善于随机应变。鉴古及今而通晓用兵的,都是在采取作战行动之前,必须首先要分析判断敌情。如果敌情没有变化,就要善于等待;如果有所变化,就要随其变动而有所反应,这样才能占有有利形势。诚如兵法所说:“能够根据敌情变化采取相应对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五代梁末,魏博兵乱,贺德伦降晋。庄宗入魏〔州〕,梁将刘鄩乃军于莘县,增垒浚池,自莘至河,筑甬道输饷。梁帝诏鄩出战。〔奏〕曰:“晋兵未易击,俟彼进取,苟得机便,岂敢坐滋患害?”帝又遣使问以决胜之策,对曰:“臣无奇谋,但人给十斛粮,尽皆破敌。”帝怒曰:“将军留米将疗饥耶?”又遣使督战。鄩谓诸校曰:“大将专征,君命有所不受。临敌制变,安可预谋。今揣彼自气盛,难可轻克,诸君以为如何?”众皆欲战,鄩默然。〔他日,〕乃复召诸将列军门,人给河水一杯,因命饮之。众未测其意,或饮或辞。鄩曰:“一杯之难若是,滔滔河流可尽乎?”众皆失色。时庄宗以兵压鄩营,亦不出。帝又数遣人促之,鄩以万人薄其营,俘获甚众。少顷,晋兵既至,鄩退,复战于故元城。庄宗与李嗣源、李存审夹击,梁兵大败。
五代时期的后梁末年,魏博镇驻军叛乱,叛乱者囚禁了刚刚到任的节度使贺德伦并投降了据有河东地区的后晋。晋王李存勖率军进占魏州,后梁大将刘鄩驻军于莘县,增修营垒,疏通护城河,从莘县至黄河修筑通道确保粮饷运输无阻,以期持久抗御晋军。但是,梁末帝朱友贞却下诏书命令刘鄩立即出兵迎战晋军。刘鄩为此而上表奏请末帝说:“晋军并不容易攻打,我正在观察敌情,一旦有了机会再迅速出击,我哪里敢拖延时间偷安而导致内部产生危机?”梁末帝派遣使者前来向刘鄩询问与敌决战将采取什么对策,刘鄩回答说:“我也没有什么奇妙的对策。只要能供给我部每人百斗粮食,就能够打败敌人。”梁末帝一听,大发怒火地说:“将军留存这么多粮食,是准备治疗饥饿病吧!”接着,又排遣特使前来督战。刘鄩见此便对部将们说:“大将出征在外,即使是皇帝命令有的也可以不接受。与敌军作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而因变制胜敌人,怎么可以脱离敌情实际而预先想定取胜之策呢。目前来看敌人士气正盛,不是轻易可以击败的。对此,诸位以为如何?”众将领听后都要求出战,刘鄩见此情形默默不答。一天,刘鄩又把诸位将领召集到军营门前,每人给一杯黄河水,命令他们喝下去。众人揣摸不透刘鄩的用意,有的遵命喝了,有的则推辞未喝。这时,刘鄩大声说道:“喝一杯黄河水都困难成这样,滔滔不尽的黄河流水能把它一下喝完吗?”众将听后大惊失色。这时,李存勖派兵迫近梁军营门挑战,刘鄩仍然坚守不战。其后,梁末帝又屡次派人催促刘鄩出战,刘鄩无奈,只好亲率万人进攻晋军营阵,俘虏了不少晋兵。可是,不一会,李存勖率领大军赶到,刘鄩见晋军来势迅猛,便命令军队退回。其后梁晋双方又激战于故元城,梁军在晋王李存勖和大将李嗣源、李存审所部的奋力夹击之下,惨遭失败,刘鄩本人幸免南逃。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洛阳伽蓝记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词曲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