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王会解
成周之会,墠上张赤帟阴羽,天子南面立,絻无繁露,朝服,八十物缙珽。唐叔、荀叔、周公在左,太公望在右,皆絻,亦无繁露,朝服,七十物,缙笏,旁天子而立于堂上。
成周朝会诸侯,坛上挂着红帐子,用黑羽毛作装饰。天子成王面朝南方,冠冕上没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间插着大圭。唐叔、郇叔在左,周公、太公望在右,都有冠冕,也没有垂珠,朝服七彩色,都腰插笏板,依傍天子站在坛上。
堂下之右,唐公虞公南面立焉。堂下之左,尹公、夏公立焉,皆南面,絻有繁露,朝服,五十物,皆缙笏。为诸侯之有疾病者,阼阶之南,祝淮氏、荣氏,次之慓瓚,次之皆西面,弥宗旁之。为诸侯有疾病者之医药所居。
坛下右边,唐公、虞公面朝南站在那里;坛下左边,殷公、夏公站在那里。都是面朝南,冠冕上有垂珠,朝服五彩色,都腰插笏板。
相者,太史鱼、大行人,皆朝服,有繁露。堂下之东面,郭叔掌为天子菉币焉,絻有繁露。内台西面正北方,应侯、曹叔伯舅、中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次之。西方东面正北方,伯父中子次之。
坛的中阶南面,太祝淮氏、荣氏依次站着,旁边放着以圭柄的盛酒器,都面朝西。弥宗傍着太祝,弥宗是掌管生病诸侯医药事务的。司仪太史鱼和大行人都穿朝服,冠冕上有垂珠,坛下的东面,郭叔掌管替天子登录礼品,冠冕上无垂珠。
方千里之内为比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是皆朝于内者。
内台面朝西以北为上,站着应侯、曹叔及伯舅、中舅等,以下依次是比服、要服、荒服的方国。内台面朝东以北为上,依次是伯父、中子等人。一千里见方以内为比服,二千里见方以内为要服,三千里见方以内为荒服。这些诸侯都是朝于坛内的。
堂后东北为赤帟焉,浴盆在其中。其西天子车立马乘,六青阴羽凫旌。中台之外,其右泰士,台右弥士。受贽者八人,东面者四人,西面四人也。陈币当外台,天玄<曷毛>宗马十二,王元缭璧綦十二,参方玄缭璧、豹虎皮十二,四方玄缭璧琰十二。外台之四隅,张赤帟,为诸侯,欲息者皆息焉,命之曰爻闾。
坛后东北角,挂着红帐子,里面是浴盆;它的西面,天子的车马在那里,六匹青马,黑羽饰车盖,凫旌建车上。
周公旦主东方,所之青马、黑<葛毛>,谓之母兒,其守营墙者,衣青操弓执矛。西面者,正北方,稷慎大麈。秽人前兒,前兒若弥猴,立行似小兒。良夷在子,在子□身人首,脂其腹,炙之霍,则鸣曰在子。扬州禺禺,鱼名,解隃冠,发人麃麃者,若鹿迅走。俞人虽马,青丘狐九尾,周头煇互,煇互者,羊也。黑齿白鹿白马,白民乘黄,乘黄者似骐,背有两角。东越海蛤,欧人蝉蛇,蝉蛇顺食之美。遇越纳□。姑妹珍,
中台外面,左边是泰土,右边是弥士。接收礼品共八人,面朝东四人,面朝西四人。
且瓯文蜃,其人玄贝,海阳大蟹。自深桂。会稽以<单黾>,皆面向。正北方义渠,以兹白,兹白者,若白马,锯牙食虎豹。央林以酋耳,酋耳者,身若虎豹,尾长,参其身,食虎豹。北唐以闾,闾似隃冠。渠叟以<鼠勺>犬,<鼠勺>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楼烦以星施,星施者,珥旌。卜庐以纨牛,纨牛者,牛之小者也。区阳以鳖封,鳖封者,若彘,前后有首。规规以麟,麟者仁兽也。西申以凤鸟,凤鸟者,戴仁抱义掖信。氐羌以鸾鸟。巴人以比翼鸟。反炀以皇鸟,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鸡。方人以孔鸟,卜人以丹沙,夷用<门焦>木。康民以桴苡,苡者,其实如李,食之宜子。周靡费费,其形人身反踵,自笑,笑则上脣翕其目,食人,北方谓之吐喽。都郭生生,欺羽生生,若黄狗人面能言。奇干善芳,善芳者,头若雄鸡,佩之令人不昧。皆东向。
放的礼品摆在外台上。上方是黑鬃马十二匹,下方是黑丝的玉琪十二块,第三方是黑丝带缠绕的豹虎皮十二张及璧玉十二块,第四方是黑丝带缠绕的玉琰十二块。
北方台正东,高夷嗛羊,嗛羊者,羊而四角。独鹿邛邛,距虚善走也。孤竹距虚,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其西般吾,白虎。屠州黑豹,禺氏騊駼。大夏兹白牛,兹白牛野兽也,牛形而象齿。犬戎文马,文马赤鬣缟身,目若黄金,名古黄之乘。数楚每牛,每牛者,牛之小者也。匈奴狡犬,狡犬者,巨身四足果。皆北向。
外台的四角,挂着红色帐子,是想休息的诸侯休息的地方,称之为爻闾。周公旦主管东方所贡礼品,有黑鬃毛青马,叫做母儿。那些守护围墙的,穿青色衣服,操弓执矛。
权扶玉目。白州比闾,比闾者,其华若羽,伐其木以为车,终行不败。禽人菅,路人大竹,长沙鳖。其西鱼复,鼓锺,锺牛。蛮杨之翟。仓吾翡翠,翡翠者,所以取羽。其余皆可知。自古之政,南人至,众皆北向。
外台东边朝西以北为上,依次是:
伊尹朝,献商书,汤问伊尹曰:“诸侯来献,或无马牛之所生,而献远方之物事实相反不利。今吾欲因其地势,所有献之,必易得而不贵,其为四方献令。”伊殷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闟耳贯胸、雕题、离卿、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纟比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代翟,匈奴、楼烦、月氏、韯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
肃慎,贡物是大麈。
汤曰:“善。”
秽人,贡物是浅黑鲵。浅黑猊像猕猴,可站着走,叫声像小儿。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白虎通义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韩非子
- 管子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