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公十年
【原文】
【经】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
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
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
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
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传】
十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六月戊申,公会齐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秋七月庚寅,郑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从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九月戊寅,郑伯入宋。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翻译】
【经】
十年春季,周王朝历法正月,鲁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
夏季,羽父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宋国。
同年六月壬戌,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军。辛未日,郑国军队开进郜地。辛巳日,郑国军队又开进防地。
秋季,宋国人和卫国人一起入侵郑国。 宋国人、蔡国人、卫国人一起攻打戴国。郑国国君也趁机攻打戴国并占领了它。
冬季十月壬午日,齐军、郑军攻入郕国
【传】
十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二月二十五日,在邓地结盟,决定出兵日期。
夏季五月,羽父事先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宋国。
六月某一天,隐公在老桃会见齐僖公、郑庄公。初七日,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军。十五日,郑国军队开进郜地。十六日,郑国把郜地归属于我国。二十五日,郑国军队又开进防地。二十六日,郑国把防地归属于我国。君子说:“郑庄公这样做,可以说合于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不来朝觐的诸侯,自己不贪求土地,而以犒赏受天子的爵位的鲁国,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体了。”
蔡国人、卫国人、郕国人没有按照天子的命令会师讨伐宋国。
秋季,七月初五日,郑国的军队进入本国的远郊,仍然停留在那里。宋军、卫军趁此攻进郑国。蔡军跟在后面进攻戴地。八月初八日,郑庄公包围戴地。初九日,攻克戴地,俘虏了三国军队。宋军、卫军已经攻入郑国,而又为了攻打戴地才联合蔡军,蔡国人发怒。由于三支军队不合作而失败。
九月的一天,郑庄公率军攻入宋国。
冬季,齐军、郑军攻入郕国,这是讨伐郕国违背天子的命令。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