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高欢】主要人物之一。字贺六浑,渤海修城人。《齐书》《北史》有传。祖曾官治书御史,黜为怀朔戍卒,定居于白道村。父高树,浮荡过日,家业渐废。欢生二月,母病死,依身姊夫尉景家。及长,精通骑射,遂习鲜卑之俗。年二十,代父往平城应役,娄昭君偶见之,遣婢通意,促欢前往求娶。欢感知己之情,告父遣媒相求。娄父因贫富悬隔拒之,又纳张奴计,假言请欢教习子弟弓箭,欲半夜潜往杀之,为欢所觉,反将奴杀死,执剑危坐,以待天明。,娄父自知理亏,只得将昭君嫁于高欢。高欢得昭君之助,广结四方豪杰,司马子如、刘贵、贾显智、孙腾、蔡隽皆深相结纳。时拔陵军从白道村经过,高欢乃聚集庄兵,结垒立寨以自保。北魏秀容部落酋帅尔朱荣闻高欢之名,以书相召。欢未识荣之为人,且闻召遽往,恐为所轻,遂不去。后为杜洛周所逼,卒投尔朱荣,倡言天子闈弱,嬖孽专权,宜乘时奋发,以成霸业,颇得荣心。后平定山东,迁为晋州刺史。尔朱荣欲聘欢女为世子妇,昭君以为尔朱作事凶暴,,乃婉言回绝,使荣不疑。及孝庄帝手刃尔朱荣,尔朱兆入京执帝北迁,高欢命人截救不果。欢见人心归附,便以诛尔朱之虐为名,举兵建义于信都,大败尔朱氏。于田舍间迎平阳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孝武帝惧高欢相图,迁驾长安以依宇文泰,高欢又立清和王世子善见为帝,是为孝静帝。于是魏判为二。东、西魏屡屡交战,互有胜负。高欢兵攻玉璧,韦孝宽守五十余日,不下,高欢智力俱困,疾发而卒。高欢是作品着力描画的主要英雄人物,既写出了他善识机变、,驾驭英豪的一面,又写出了他恣意声色、穷极奢靡的一面,是一个成功的形象。
【娄昭君】重要人物之一。父白道村富户妻内干。昭君相貌端严,幼有异识,父母爱之。一日随父往平城,见一豪杰之士执刀侍立,私相倾慕。遣侍婢往访下落,方知系西邻之子高欢,乃命通意前来求娶,且数拒豪门之议亲者。然高欢因家贫如洗,不敢,昭君又修书赠钗以明己志,高欢才遣媒求亲。昭君不顾父母反对,宁孑身往嫁高欢。入门后,亲操井臼,不以富贵骄人。教高欢广结四方英豪。高欢为杜洛周所逼,连夜逃至野寺,昭君亲燃马矢,作饼与之充饥。,高欢得为先锋,昭君劝勉他大丈夫应公而忘私,努力王事昭君生子,左右请追告高欢,昭君不许。后拜渤海王妃。高澄嗣位,为太妃。高洋将受魏禅,昭君固执不许。齐天保初,被尊为皇太后。
【胡仙真】重要人物之一。北魏武安伯胡国珍之女。幼丧母,为其姑静华真净禅师携入寺中抚养。及长,容色美丽,妙通文墨。宣武于后因皇嗣未生,欲采良家之女以充嫔御,闻仙真才色兼备,命净师带领入宫,拜为充华。宫中旧制:太子立,必杀其母,以防日后乱政,故众妃皆焚香拜祝,愿生诸王、公主,不愿生太子,独胡妃愿得生子为太子,虽死无憾。后果怀孕,诸妃劝其私去其胎,胡妃不从,生子养之别宫。四岁,帝欲立为太子,胡妃慷慨无难色,,愿速立太子以固国本,不可惜一己之命而使储位久虚。帝侧然久之,改易旧制,赦胡妃之死。宣武帝崩,太子立,是为孝明帝。群臣尊胡妃为太后,临朝听政,事皆中理,满朝文武无不钦服,唯崇信佛法,所费浩繁,国用日虚。又颇事装饰,数出游幸。清河王元怿,风流俊雅,太后迫而淫之。孝明帝方年十一,久欲视朝,与元义、刘腾议,断太后临朝之路,执清河王杀之,还政于帝,然帝日夜为乐,政事一无所理,元、刘秉政,贪爱财宝,遂启六镇之乱。,帝颇悔从前所为,复请太后临朝。孝明帝年至十八,惑于宵小,太后恣行淫乱,为其所窥,乃密诏尔朱荣入诛宵小。胡太后恐,鸩死孝明帝。尔朱荣至,执太后并幼主沉之河。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传习录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