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苗怀明:《李公案奇闻》一书,文字通畅,描写生动,当属个人独立创作,并非说书底本的整理。作者对传统小说写作的套路相当熟悉,比如在小说开头,他在引了一首词后解释道:这首词是惜红居士的杜撰,也算小说家的通例。凡作小说,无论高底好歹,必有一首词开首。这词的排调,十书有九是西江月。因此惜红居士编纂此书,也不能不照例办理。这说明无论是创新还是守旧,他的创作都是比较自觉的,有一定的原则和路数。他在该书前十八回引入侦探小说的手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黄岩柏:张家失女案,陆家诬嫂杀夫谋夺兄产案,徐家骗产赖婚案,此三大案及数小案交错穿插讲述。诸案都由他公正明察,或私访得情,或听供精捷,或勘验细密,一一正确断处,洗冤惩恶。故事头绪纷繁,线索清晰明白,语言顺畅流利,人物尚称生动。有些神判迷信成分,比重不大;细节繁杂拖沓,乃模拟话本之病。
陈松柏:自《三侠五义》之后,中国古代公案侠义小说走向衰落,至晚清才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随之而起的是深受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影响的中西混合的旧式小说,其代表作有《李公案》。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杂史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诗文评
- 总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