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价
苗怀明:《李公案奇闻》一书,文字通畅,描写生动,当属个人独立创作,并非说书底本的整理。作者对传统小说写作的套路相当熟悉,比如在小说开头,他在引了一首词后解释道:这首词是惜红居士的杜撰,也算小说家的通例。凡作小说,无论高底好歹,必有一首词开首。这词的排调,十书有九是西江月。因此惜红居士编纂此书,也不能不照例办理。这说明无论是创新还是守旧,他的创作都是比较自觉的,有一定的原则和路数。他在该书前十八回引入侦探小说的手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作品的可读性。
黄岩柏:张家失女案,陆家诬嫂杀夫谋夺兄产案,徐家骗产赖婚案,此三大案及数小案交错穿插讲述。诸案都由他公正明察,或私访得情,或听供精捷,或勘验细密,一一正确断处,洗冤惩恶。故事头绪纷繁,线索清晰明白,语言顺畅流利,人物尚称生动。有些神判迷信成分,比重不大;细节繁杂拖沓,乃模拟话本之病。
陈松柏:自《三侠五义》之后,中国古代公案侠义小说走向衰落,至晚清才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随之而起的是深受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影响的中西混合的旧式小说,其代表作有《李公案》。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周礼
- 仪礼
- 易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道家
- 庄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