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马朝
  马朝者,天平军步卒也。太和初,沧州李同捷叛,诏郓师讨之,朝在是行。至平原南,与贼相持累旬。朝之子士俊,自郓馈食,适至军中,会战有期。朝年老,启其将曰:“长男士俊,年少有力,又善弓矢,来日之行,乞请自代。”主将许之。及战,郓师小北,而士俊连中重疮,仆于斗场,夜久得苏。忽有传呼,语言颇类将吏十数人者,且无烛。士俊窥之不见,但闻按据簿书,称点名姓。俄次士俊,则呼马朝。傍有人曰:“不是本身,速令追召。”言讫遂过。及远,犹闻其检阅未已。士俊惶惑,力起徐归。四更方至营门,营吏纳之。因扶持送至朝所,朝谓其已死,及见惊喜,即洗疮傅药。乃曰:“汝可饮少酒粥,以求寝也。”即出汲水。时营中士马极众,每三二百人,则同一井。井及周圆百步,皆为隧道,渐以及泉,盖使众人得以环汲也。时朝以罂缶汲水,引重之际,泥滑,颠仆于地。地中素有折刀,朝心正贯其刃。久而士俊惧其未回,告于同幕者,及到则已绝矣。士俊旬日乃愈。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