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染相思徐乾求计
染相思徐乾求计
诗曰:
风送歌声月影寒,惊回魂梦泪思残。
蓝桥有路曾通否,姑向明山醉碧丹。
话说徐员外当日因同汉文去五条街药店,看见白氏美貌超群,心中十分爱慕,回家朝思暮想,长吁短叹。院君陈氏屡次询问,只是不答。数日之间,病倒书房,遍身如火,服药无效。举家惊慌,走投无路。内中一个家人名唤来兴,当日曾跟员外同去,颇知其意。立在阶下叹道:“眼前菩萨不拜,要拜西天活佛!”不防院君出来,听在耳朵内,问道:“来兴,你说甚么‘眼前菩萨不拜,要拜西天活佛’?”来兴道:“嗳,院君,员外此病是自害的。”院君道:“怎么自害,你说我听。”来兴欲说又住。院君怒道:“要说便说,踌躇作甚。”来兴被院君盘问不过,只得道:“院君,员外因为前日看见许官人的浑家白氏生得十分美貌,回来思想,郁出这病,岂不是自害的。”
院君听了,又好气又好笑,步入书房,揭开帐,坐在床沿。看见员外昏沉不省,叫道:“相公身体若何?”员外两眼觑定院君,半晌无言,只是叹气。院君道:“相公,你今到此有甚心事,不妨与妾说明,妾不是悍妒之妇,相公不须遮掩。”员外被院君一语道着根源,料想难瞒,遂叫声:“贤妻,愚夫因为看见许家白氏美貌,朝夕思想,致成此病。贤妻有何妙计,能使我得与白氏相会,不然性命大料难保。”院君笑道:“相公,你真痴了,自家有妻有妾,谅那白氏败柳残花,有何好处,而为他害出此病。今相公既然如此钟情,待妾细思一策,疗救相公便了。”员外听罢,喜道:“贤妻若有妙计,快些为愚夫设法则个。”
院君低头一想,叫声:“相公,妾有一计在此,但须俟相公身愈,方可用得。”员外道:“贤妻既有妙计,我自没药有喜。”遂一跃坐起,要求院君说明。院君道:“现今书房庭中牡丹盛开,假意作我去请他来赏玩牡丹,他若来时,将酒筵排在书房,相公可躲在房中。待酒筵罢,同他入房更衣,我假意出去,许时鱼入网中,不怕他不顺从。只是相公未愈,须待身体壮健方可。”员外见说大喜,道:“贤妻果然妙计,愚夫的病已去有八分了。”院君笑道:“相公宽心些,不用性急。”二人相视而笑。正是:
宁向牡丹花下死,风流作鬼也甘心。
过了几日,员外身体好了,与院君计议停当,即差来兴持帖去请白氏明早赴席。来兴点头会意,领命出门,来到汉文店中。叫声:“许官人,家院君因书房牡丹盛开,却好员外不在,特令小人奉帖来请白院君前去赏玩,望官人俯允。”说毕,将帖递与汉文。汉文接过道:“怎好要你家院君费心。请坐。”遂即入内,笑对白氏道:“徐家院君差人持帖请你明早去赏牡丹,未知你要去否?”白氏心下已知就里,欣然应允。汉文出来对来兴道:“烦你多多覆上院君,明早造府领情,只是不可多费。”来兴喜诺,忙别了汉文,转回家中回复员外。员外大喜,巴不得即刻就是明早。正是:
暗备偷香窃玉手,谋取芳姿丽质人。
一宿已过,明早清晨起来,家中排设停当,只见来兴走来报道:“许家院君轿到门了。”员外慌忙躲入房去。院君出来迎接,白氏落了轿,缓步上厅。院君举目一看,果然有沉鱼落雁之姿,闭月羞花之态,暗道:怪不得相公为他想出病来。遂令打发轿夫回去。
二人厅上叙礼坐定,白氏开言道:“拙夫受员外提拔大恩,未曾报答分毫,今妾又蒙院君见召,欲却恐蹈不恭,是以趋赴前来,敬领盛情。”院君笑道:“婶婶言重,使奴不安。奴因员外出门探亲,明日方得回来,适见牡丹盛开,特具杯酒,邀屈婶婶同赏,万祈勿嫌亵渎。”白氏起身称谢。二人叙话之间,来兴上来禀道:“酒筵已备,请院君赴席。”院君同了白氏来到书房,看那牡丹,果然红白竞秀,秾艳争妍,二人赏看一番。使婢催赶入席,院君推逊白氏上座,自己主位相陪。酒过数巡,白氏起身告辞。院君道:“婶婶,我和你入房更衣,消遣则个。”白氏点头应诺,遂同院君进房,脱衣坐定。院君叫茶,连叫数声无人答应。院君假意道:“这些贱婢不知何去,无一个在此伺候,婶婶请坐,待奴去取。”白氏道:“怎好劳动院君去取。”院君逍:“当得。”说罢,翻身出房。
此时,员外躲在床后,慌忙出来。白氏看见,假意大惊,立起身来。员外走到跟前,双膝跪下,叫声:“婶娘,小生自睹芳姿,魂梦颠倒。忘餐废寝,几送残生。今日天赐其便,婶娘在此,万望婶娘怜悯,乞赐小生片刻之欢,没齿不忘。”白氏双手扶起道:“妾夫蒙员外除名脱罪,夫妇重圆,大恩未报,百身难赎。员外既然钟爱微躯,敢不从命,稍报大恩于万一。但恐院君人来撞见不雅。”员外喜道:“既蒙婶娘俯允,小生衔感无尽。至院君是我的孔明军师,决然无来,不妨。”白氏笑道:“原来你们排下此美人计,骗我上钩。既然如此,你去掩上房门才来。”说罢,遂先走上床去,将帐垂放。员外看见,满心欢喜,手忙脚乱,急急关上房门,回身来到床前,揭开罗帐,不觉惊叫起来。你道为何,原来床上空空,毫无白氏形影。外边院君并仆妇等听见房中大呼小叫,慌忙走来,看见房门紧闭,大家用力撬开,入房一看,白氏不知去向,只见员外惊倒在地,目瞪口呆。众人急忙救醒了员外,院君看见床头一幅字,慌忙取来,递与员外观看。只见上写道:
我是瑶池金阙女,身跨鸾凤游仙台。
因与汉文有夙分,奉师严命下山来。
无端浪子逞奸计,妄想云雨两情谐。
劝你早收猿马念,免将骸骨丧浮埃。
员外看了,垂头丧气,院君改劝一番,吩咐众人外边不可声扬,但不知白氏何去,恐怕汉文家中来寻,未免有些着急,不觉过了数日,竟无见许家来寻,方始放宽。自此员外收了邪心不题,且听下文分解。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唐摭言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冰鉴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