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唐《晋书·束皙传》所称《穆天子传》五篇,恐非束皙本原来的书名。王隐《晋书》等记录此书名当是《周王游行》。《左传后序正义》引王隐《晋书》:《周王游行》五卷,说周穆王游行天下之事,今谓之《穆天子传》。《庾子山集注》卷首下引同,并且标明引王隐《晋书·束皙传》。《郡斋读书志》卷二下称《周王游行记》,又言郭璞注本,显有讹误。今郭璞注本以苟勖本为底本,郭璞若见束皙本,则决不会有如许注文误为正文现象发生。王隐《晋书·束皙传》记《周王游行》五卷,,称卷不称篇,王隐所指也是束皙整理后写定的纸本。
《穆天子传》或有称《周王传》、《穆王传》、《周穆王传》者,如《史记》卷五《索隐》称《穆王传》,《文选》卷四十六李善《注》称《周穆王传》,陶渊明《读诗》则称《周王传》,《六臣注文选》卷三十引李善注日:《周王传》,《穆天子传》也。《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同时记载了《周穆王传》、《穆天子传》,表明宋代尚存有两个不同系统的《穆天子传》整理本子。《西溪丛语》卷下日:《周王传》,乃周《穆天子传》,荀勖校定本是也。,若此语确然,不仅束皙本原称《周王游行》,苟勖本原也称《周王传》、《穆王传》或《周穆王传》。
柬皙本《穆天子传》,完成于296年至300年之间。①元康六年,束皙转佐著作郎,元康九年,迁著作郎。永康元年,赵王伦为相国,请为记室,皙辞疾罢归②。其时惠怀之乱,京华荡覆,渠阁文籍,靡有孑遗③。到东晋初年重新鸠聚国家藏书,保存十仅存一。④纸本文籍,依簿录再集犹可;汲冢原简散毁于战火,复聚无望,重新整理亦不再可能。除稍后郭璞以荀勖隶定本为《穆天子传》作注,亦决无任何相关于整理《穆天子传》的其他本子的片言只字出现于史籍。,故可断言,以原简整理《穆天子传》者,唯有荀勖、束皙两个本子。
束皙本非唯篇卷、书名不同于荀勖本,内在亦有别于荀勖本。
例9.今本《穆天子传》卷五:东至于房。郭璞注:房房子属赵国地有蛾山。
《太平寰宇记》卷六十引《穆天子传》曰:至房子登赞皇山。
《玉海》卷三十一:穆天子传观临钟山乃为铭迹于平圃之上以诏后世纪名迹于弁山之石日西王母之山登赞皇山以望临城。
《集古录》卷一《周穆王刻石》:右周穆王刻石日吉日癸巳在今赞皇坛山上。
《太平寰宇记》所引登赞皇山事,今本《穆天子传》不见,但《玉海》、《集古录》证明《穆天子传》本有其事,《太平寰宇记》所引或是束皙本。
《晋书·束皙传》:《穆天子传》五篇,言周穆王游行四海,见帝台、西王母。今本《穆天子传》不见帝台事。《山海经·中山经》中多言帝台。《山海经·中山经》:苦山之首,日休与之山。其上有石焉,名日帝台之棋,五色而文,其状如鹑卵,帝台之石,所以祷百神者也。又:东三百里,日鼓钟之山,帝台之所以觞百神也。又: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饮之者不心痛。郭璞注《山海经·中山经》:帝台,神人名。郭璞注帝台而不引证《穆天子传》,,或亦可旁证作为其底本的苟勖本就无帝台事。束皙本较之苟勖本多了帝台的内容。《文选》卷十四颜延之《赭白马赋》:觐王母于昆墟,要帝台于宣岳。以西王母、帝台并言,典出《穆天子传》。颜延之为刘宋时人,其时束皙本尚可见。
例10.《开元占经》卷一。一引《穆天子传》日:雪盈数尺年丰。
《太平御览》卷三十八引日:自密山以至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多怪兽奇鱼。《太平御览》卷八0三引日:数历之山楚水出焉其中多白珠。
《太平御览》卷八0三引日:同穴鸟鼠之山滋水出焉西注如汉水多望鱿之鱼是生珠玉。
《太平御览》卷五七四引《周穆王传》日:有偃师者缚草作人以五彩衣之使舞王与美人观之草人以手招美人王怒。
《事类赋注》卷十一引《周穆王传》日:有偃师者缚草作人以五采衣之使舞王与美人观之草人以手招美人王怒。
唐宋古书,有引《穆天子传》文而全然不见于今本者如上。《太平御览》卷五七四、《事类赋注》卷十一所引的《周穆王传》,如果《西溪丛语》卷下所言确实,即是苟勖本《穆天子传》,表明今传刻本也有脱漏,情形或近于例6。上述《太平御览》所引其他三条,都见于《山海经·西山经》。虽然并非绝对不存在《穆天子传》与《山海经》部分内容及语序结构都相同的可能,但基本上,我们还是相信这是《太平御览》误引所致。《开元占经》卷一。,一引《穆天子传》日:雪盈数尺年丰。今本《穆天子传》无此句,今本《穆天子传》卷五有日中大寒,北风雨雪,有冻人,天子作诗三章以哀民的内容,并在天子作诗三章之后有口表示缺文。雪盈数尺年丰,或是接续其后的内容。此条或出于束皙本。
综上所述,在荀勖本完成后,束皙又根据汲冢竹简原件重新整理了《穆天子传》。荀勖本和束皙本是仅有的两个根据汲冢原简整理的本子。束皙本较之荀勖本,有很大改动。书名被束皙定为《周王游行》。荀勖本卷六则被束皙认为是另外一本书《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而排除。在内容上,束皙本根据竹简补入了一些他认为被遗漏的部分。一些荀勖本无法释读的地方,束皙本也能释读出来。作为古文字学家,束皙释读了荀勖他们没有认出的字,重新隶定了他认为释读错误的字。
由于竹简本身个别地方在这十几年间已经出现损缺现象,也发生了原来苟勖本释读正确而束皙根据坏字另作错误隶定的事。束皙本不同于苟勖本的另一个特点是改易了时日,这种改易可能仅有部分是由文字字形混淆释读不一引起的,束皙重新进行了该书的竹简排序是更为本质的原因。总之,束皙本《穆天子传》的整理是极其严谨的,整理成果较之苟勖本更有显著提高。可惜的是,这样好的一个整理本不能流传于世。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魏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菜根谭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潜夫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法家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十二楼
- 海上花列传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