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略类·卷一
◎阿里玛
国初有骁将阿里玛者,能自握其发,足悬于地,又能举盛京宝胜寺之石狮,重逾千斤。战功甚巨。入京后,所为多不法,世祖欲置于法,恐其难制。有巴图鲁占者,其勇亚于阿,因命其擒之。占至阿邸,故与之语,猝握其指,阿怒,以手拂占掷于庭外数十武,因数之曰:“汝何等人,乃敢与吾斗勇耶!”占以上命告,阿笑曰:“好男儿安惜死为?何须用绐计也。”因受缚,坐车中,赴市曹。至宣武门,阿曰:“死则死耳,余满洲人,终不使汉儿见之,诛于门内可也。”因以足絓城门瓮洞间,车不能行,行刑者从其语,阿延颈受戮,其颈脉如铁,刀不能下,阿自命占以刀割其筋,然后伏法。亦一奇男子也。
◎费扬古斩番僧
费武襄公扬古,勋业丰隆,平噶尔丹功第一,其胆识亦正不可及。公尝从圣祖皇帝之番僧寺,番僧中号为活佛者,见上傲睨不为礼,公即挥刃斩之。上尤其鲁莽,公徐奏曰:“番僧虽贵,亦人臣也,岂可使无礼于君前,乱我国法?使有异术,臣抽刃时应早令伽蓝按捺,不延颈就戮矣。”扈从者争服其言。自此番僧见大皇帝,弥益恭顺。
◎费武襄知大体
费武襄公扬古,以戚畹故封伯爵,为抚远大将军。征噶尔丹,既奏凯,众皆欲露布扬功绩,公却之。其奏摺惟言兵至某处,失迷道路,宛转山径中数日;又于某处败绩;又于某处绝粮数日,皆臣失算之故,赖圣天子洪福得以无虑,今侥幸成功实出意外之语。幕客或咎其失体制,公曰:“天子深居九重,如见奏功之易若此,必长其好大喜功之志;军中士卒劳瘁,不可不令上闻之,以消异日穷兵黩武之患也。”人皆服其言得体云。
◎费直义死魂为蟒
费直义公英东,瓜尔佳氏,为苏完部长,清初时首先归顺,高皇帝任为五大臣。公病终时,有侍卫某乞假归里,回兴京时路遇大风霾,某乃下马伏地,见风中火焰烈然,有数百小蛇附风而行,已而见巨蟒,其径如瓮,某慑栗无人色,闻巨蟒作人语呼曰:“汝非某侍卫乎?吾乃费英东之魂,本由翼宿所降生,今事毕归本垣位,汝可归奏聪睿贝勒,慎勿以吾为念也。”语毕蜿蜒而去,已而风息。侍卫归时,公已薨二日矣。
◎秦将礼客
张靖逆侯、赵勇略将军皆秦人,勋望相埒,而气度各殊。靖逆驻军甘州,客有往谒者,所次旅舍,必细询姓名,注簿送驿,每日飞骑入报,比至州城,候吏前迎曰:“某非从某地来者乎?”随导入馆舍,饮馔供帐,莫不腆备。客入见,多在宅内书堂,丽僮八人,肩舆载靖逆而出,辞以足疾不拜,捧手延坐,寡于词对,然宴币稠叠,虽疏交必饫意而返。勇略功懋性刚。
其入成都时,浙人五某弃伪职来归,勇略知其夙负文望,置幕下掌书记,凡削稿进览,必候其升坐,面无忤色,始从屏后转出,逡巡捧纸置案,肃然退立,勇略小不当意,遽拂纸于地,亦不言,应有点窜处,王蒲伏取藏袖中,仍从屏后嘿嘿归馆,易稿再呈,率以为常,故士人每惮从之。平滇后,家居,身被宽袖直领之衣,首冠黑绒帽,以帕围额,虽王公至不为改服,唯故旧寒素,款门求谒,则礼接有加。是知风尘延揽,即功盖天下者,未常不留意也。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大学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中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