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行类·卷四
◎附辨汤文正致徐俟斋先生伪札
汤文正公抚吴时,尝屏驺从,再访俟斋先生于山中。先生避不见面,传之载籍,世已久知。乃嘉庆年间,忽有人伪造文正致俟斋手札,有“幸得拜见颜色”等语,其事绝奇。考先生《居易堂集》中,有《偶书侯嬴事后》一篇,文中论姜肱及寡妇人二段,即可证其必无见汤公之事,况集首答王兵备、田汪二知县等书,少年志节已如此,岂六十外遇汤公而反毁节乎?造此札者,何至《居易堂集》未曾寓目。揆其意,不过以文正墨迹,世所宝贵,俟斋而曾见文正,尤人所创闻,借此以炫异谈而欺浅识,更难保无射利之思,而不顾厚诬高贤已甚。余见此札,已得售其伪,而刊刻流传,恐后人信为真有其事,故特辨之。吾友陆方山嵩《意苕山馆集》中有《涧上草堂诗》云:“萧然廿载闭柴荆,过眼沧桑自变更。千古高风追泄柳,一生心事托侯嬴。采薇得食何忧饿,却聘无书为晦名。谁似山阴戴处士,死生不忘故人情。”其论正与鄙见相同。附记于此,可与天下后世有识者印证也。
◎名士近在吾家
季野先生为万氏八龙之殿,少未知名,父以为痴,闭之空室中。窥架上书,有杂缀明代事者,题曰《明史料》,凡数十大册,先抽读之,数日而毕。伯兄斯年察知之,惊曰:“名士近在吾家耶!”遽白诸父,为易衣履,使从余姚黄太冲学,遂成名儒。《明史》稿本实出季野先生,而华亭王氏攘之,承学之士,无不知其源委矣。先生在史局时,周旋诸贵人间,不肯稍自贬抑,其题刺则曰“布衣万斯同”,其会坐则摄衣登首席,岸然以宾师自居。故督师之姻人,方居要津,请先生少宽假,先生噤不答。有运饷官遇贼,走死山谷,其孙怀白金请附《忠义传》后,先生曰:“将陈寿我乎?”斥去之。后先生兄子言与修《明史》,独成崇祯长编,故国辅相家子弟,多以贿入京求减其先人之罪,言峻拒曰:“若知吾季父事乎?”其父子狷介如此。万氏一门,经学史才冠绝当代;其操行之奇卓,亦复不愧古人,此则蕺山南雷道学之绪余,不仅以文章藻耀振起门第者也。
◎万钱同修明史
初修《明史》之时,徐东海延万季野斯同至京主其事。时万老矣,两目尽废,而胸中罗全史,信口衍说,贯串成章。时钱亮工尚未达,亦东海门下士,才思捷敏,昼则征逐朋酒,夕则晋接津要,夜半始归静室中。季野踞高足床上坐,钱就炕几前执笔,随问随答,如瓶泻水。钱据纸发书,笔不停缀,十行并下,略无罅漏。史稿之成,虽经数十人手,而万与钱实尸之。噫!万以老诸生系国史绝续之寄,洵非偶然;钱之才亦曷可少哉!
◎计东陈其年性情各异
计改亭东云:“予与陈其年,同读书于宋司业德宜家,其年居西舍,予东舍,灯火相照。予不能夜坐,而喜早起;其年吟咏必至夜分,而起每迟。其年好为惊艳绝丽之文,予嗜苍凉古质之作,两人性不相易,然至相契。”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