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薛能诗
薛能者,晚唐诗人,格调不能高,而妄自尊大。其《海棠诗序》云:“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子美于斯,兴象不出,没而有怀。天之厚余,谨不敢让,风雅尽在蜀矣,吾其庶几。”然其语不过曰:“青苔浮落处,暮柳闲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彼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而已。又有《荔枝诗序》曰:“杜工部老居西蜀,不赋是诗,岂有意而不及欤?白尚书曾有是作,兴旨卑泥,与无诗同。予遂为之题,不愧不负,将来作者,以其荔枝首唱,愚其庶几。”然其语不过曰:“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蹉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而已。又有《折杨柳》十首,叙曰:“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文人才子,各炫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能专于诗律,不爱随人,搜难抉新,誓脱常态,虽欲勿伐,知音者其舍诸?”然其词不过曰:“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而已。别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曰:“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注云:“刘、白二尚书,继为苏州刺史,皆赋《杨柳枝词》,世多传唱,虽有才语,但文字太僻,宫商不高耳。”能之大言如此,但稍推杜陵,视刘、白以下蔑如也。今读其诗,正堪一笑。刘之词曰:“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白之词曰:“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其风流气概,岂能所可仿佛哉!
薛能是晚唐诗人,其诗的格调不高,可是却狂妄自大。他在《海棠诗序》中说:“蜀地的海棠有名声,而关于海棠的诗却没有名声。杜子美(杜甫)在蜀地的时候,没有即景的描写,死后为人怀念。上天赋予我诗才,使我不敢谦让,我想我的风雅之作也许可以在四川独领风骚。”然而,其《海棠诗》也不过是:“青苔浮落处,暮柳闲开时。带醉游人插,连阴彼叟移。晨前清露湿,晏后恶风吹。香少传何许,妍多画半遗。”他又有《荔枝诗序》说:“杜工部(杜甫)老来住在西蜀,不写关于荔枝的诗,难道是有意写作而没有顾得上吗?白尚书(白居易)曾经有过写荔枝的作品,格调过于迂腐,和没有诗并无两样。我就为此而写作,没有对不起也没有辜负荔枝,将来的写作者,把这首诗作为写荔枝的最早的作品,恐怕差不多了。”然而他的诗不过说:“颗如松子色如樱,未识磋跎欲半生。岁杪监州曾见树,时新入座久闻名”而已。又有《折杨柳》歌十首,诗序说:“这一曲调很流行,写作歌词的人很多。文人才子,各人卖弄自己的能耐,无人不说柳条像歌舞少女的腰肢,柳叶像少女的翠眉,千篇一律,都是陈词滥调。我专攻诗律,学有所成,不爱随波逐流,特爱标新立异,发誓要摆脱那些平庸之作的影响,虽然我不想标新立异,但那些真正理解我的诗作的人难道能舍弃我吗?”然而,他的《折杨柳》诗中的语句不就是:“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而已,实在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另外有《柳枝词》五首,最后一章说:“刘、白苏台总近时,当初章句是谁推。纤腰舞尽春杨柳,未有侬家一首诗。”自己注释说:“刘禹锡、白居易二位尚书,曾经相继担任过苏州刺史一职,都作有《杨柳枝词》,社会上广为传唱,其中虽有奇句,但所用文字太冷僻,音律也不规范。”薛能就是这样说大话的,在他的眼里,只有杜甫还算可以,自刘禹锡、白居易以下,他根本就不屑一顾。今天咱们读一下刘禹锡、白居易的诗作,就会觉得薛能的狂妄自大是多么可笑。刘禹锡的诗写道:“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白居易的诗写到:“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干条各自垂。”他们的诗的风流气概,薛能的诗怎么能相比呢?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易经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太玄经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