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作者
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高祖的庶子,封为淮南王,刘安作为长子,承袭父爵,故亦称淮南王。刘安撰作《淮南子》的目的,是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关于《淮南子》的作者,有比较含混和比较明确的不同说法。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共同撰著的;但是史称淮南王招致宾客方术之人数千人,这些人不可能都是《淮南子》的作者;淮南王的门人宾客中究竟有哪些人参与了《淮南子》的撰著,于是又有一种比较明确的说法,认为是淮南王刘安与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毛被、伍被、晋昌等八人,及诸儒大山、小山之徒,共讲论道德,,总统仁义,而著此书。指出了淮南王以外的另一些作者的名字。再后来,这里出现的八个名字又被统称为八公,于是《淮南子》的作者就成为淮南王刘安和八公了。梁启超说:《淮南子》匠心经营,极有伦脊,非漫然獭祭而已。
《淮南子》书中有较多的《庄子》的影响,已与晚周至汉初南方黄老道家的正宗有所区别。道家由以黄老为主转移到以老庄甚至以庄列为主,这一转变在《淮南子》书中已可见其端倪。作为楚文化重要内容的黄老道家兼阴阳数术的思想传统,到《淮南子》的成书,已经是殿军之作了。此书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进献于朝廷。
淮南王刘安是当时皇室贵族中学术修养较为深厚的人,他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著书立说,作《内篇》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为《中篇》八卷,言神仙黄白之术,亦二十余万言。然而这部涉及范围十分广泛的文化巨著,留传下来的只有《内书》二十一篇,也就是我们看到的《淮南子》。
刘安有心在天下一旦发生变乱时取得政治主动,积极制作战争装备,积聚金钱,贿赂汉王朝的地方实力派。又日夜研究军事地图,暗中进行作战部署。淮南国贵族违法的事件逐渐有所败露,在朝廷予以追查时,刘安最终发起叛乱。然而叛乱迅速被汉王朝成功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
- 推荐作品:
- 史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菜根谭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类书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道家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