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九 袁
历史来源
「袁」源出;
出自「妫」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袁」亦作「辕」,「爰」。陈胡公之裔。十八世孙庄伯生诸,字伯爰。伯爰之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称「爰涛涂」。亦作袁涛涂。世代为陈上卿。其后有「袁」氏。
家族名人
袁绍 (?~202)
字本初,东阳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人。曾起兵讨董卓,后据河北,与曹操战于官渡,大败,发病而死。
袁崇焕 (?~1630)
字元素,明东莞人。有胆略,好谈兵。万历进士,天启间以御清兵着绩,累官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崇祯时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闻警入援京师,遭谗而被磔于市。
袁枚 (1716~1797)
字子才,号简斋,清钱塘(今浙江省杭县)人。乾隆进士,由翰林为知县,后弃官,筑随园于江宁城西,以吟咏为乐,世称随园先生。论诗主性灵,品评古今,时有新解。着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世凯(1859~1916)
字慰廷,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清末,为李鸿章所赏识,戊戌政变,因告密而得宠,山东巡抚,进直隶总督,嗣官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辛亥革命事起,以内阁总理大臣,挟北洋兵力,与民军议和,迫清帝退位,孙中山先生力辞大总统让之,遂为民国首任大总统。后谋行帝制,孙中山先生号召全国声讨,忧愤而死。
地望分布
河南汝南郡,河南陈郡,江苏彭城郡。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儒家
- 国语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宝传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