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二 焦
历史来源
「焦」源出:
一、出自姬姓。一说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武王封神农之后于焦。今陕州东北百步焦城是也。"焦国故址在今河南省陕县南部。
二、为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华阳国志》云:南中夷四姓有焦氏,别为一派。
家族名人
焦竑(公元1540-1620年)
字弱侯,明代江宁人,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殿试第一,官翰林修撰,因性格耿直,贬为福宁州同知。后归家不出。家中藏书丰富,皆亲手校订,有《焦氏藏书目》二卷。着有《焦氏笔承》等。
焦仲卿
汉代《古乐府》诗中的人物,其妻刘氏,与他是对恩爱夫妻,但刘氏为焦母所不容,被逐出家门,投河而死,焦仲卿哀痛之极,亦自缢身亡。
焦延寿
字赣,汉代梁地人,官小黄县令,颇有政绩。专攻《易经》,自称得孟喜之传,曾传授给京房,于是汉代《易》遂有京氏之学。汉元帝(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时被封为三老。
焦先
字孝然,三国时魏国河东郡人,隐士,汉代末年曾在荒野河边结一草庐独居,见人不语,冬夏不穿衣,睡不铺席,满身污垢,数天吃一顿饭,相传活了一百多岁。
焦遂
唐代人,说话口吃,清醒时话不成句,醉酒时对答如流,四座皆惊,为"饮中八仙"之一。
地望分布
河北省北部地区、南部永年县一带
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管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