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序
神峰子曰:天之所赋者命。穷达夭寿,系诸气禀之先,虽圣贤鬼神莫能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然命之理,溯其源则肇於轩辕氏,始有干支之降,师大挠作甲子,遂以人之年月日时所生,谓之命焉!盖与天赋之命其揆一也,但先未有书,至唐袁守成始作指南五星书,吕才作合婚书,一行禅师作星历书;五代有辘轳书;前宋有殿驾书;南宋辽金有乔拗书;元有耶律楚材书,裴大猷有琴堂虚实书,均以人之生年五行纳音所属身命限度为之主,七曜四余为之用。明朝徐均作子平书,专以日干为主本,月令为用神,岁时为辅佐,则命书之作至此尽矣。其故何欤?盖五星之为说,只以生年为主,月与日时或遗焉。或以纳音为主,干与支或遗焉。孰若子平之理独得其中。日通月气,岁与时为脉络,日为身主,月为巢穴,岁与时为门户,得於此而不遗於彼,通於上而不遗於下,抑有余补不及,中正之道孰外是焉。
愚涉猎群书,颇诣旨趣,独观命理,有《五星指南》、《琴堂书》、《子平渊海》书宗,其理出之正,法立之善,但其中间颇有不根之言,进退之说,无确然一定示人之见。后世缘此立说益多益滋人惑,虽授受不过袭谬,殆若行者迷道,问盲人指示焉!是以究之穷陬极壤,尽皆招摇售术,听其言则是,校其理则非,瞽目惑心,竟无一人能捋其堂陛而撮其枢要也。 呜呼!非惟诬人,实自诬也,予深慨焉!由是细心讲究已四十余年矣。一旦恍然觉其有一者,似是之非不惭肤见,乃立五星正说、五星谬说、子平诸格正说、子平诸格谬说、动静说、盖头说、六亲说、病药说、雕枯旺弱生长八法说、人命见验说,盖取诸尊崇正理,辟诸谬说之意,名之曰《命理正宗》,授诸梓而刊之,极知诬诞罪不容逭,尚俟知者正其得失,庶有补六艺中之万一云尔。实用生命哲学:有病方为贵,无伤不是奇,格中若去病,财禄两相随。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