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九 时上偏财格附月偏财格
楠曰:时上偏财格,盖以日干有气,能任其财也。如甲寅日见戊辰时也,天干透出财神,斯格方真。若又十月有财相杂,则格不纯。盖喜身旺任财,食神之运以生其财,嫌官杀运,克倒日干,则不能任其财。盖身太旺比肩多,又喜官杀运制去其比肩,放起其财神,不可执泥。但用偏财日旺多富贵,盖阴克阴,阳克阳,财神亲切有气也。用正财未见其美,偏财乃横财,身旺多有施舍豪气,多得横来财也。理出于正。
《方歌》云:偏财本是众人财,最忌支干比劫来。身强财旺皆为福,若带官星更妙哉。 此月支偏财。
补曰:偏财谓阳见阳财,阴见阴财,如甲见戊,乙见己之类。然偏财乃众人之财,非义不当得之财也。惟忌干支比肩劫财分夺,则不全。所谓姊妹兄弟分夺去,功名不遂祸随生是已。不有官星,祸患百出,故曰:“若带官星更妙哉。但恐身势无力,财弱无根,”故曰“身强财旺皆为福”。何者?盖身旺自能胜财,财旺自能生官矣。
又《古歌》云:时上偏财一位佳,不逢冲破享荣华。败财劫刃还无遇,富贵双全比石家。
补曰:时上偏财者,如庚日见甲干,或寅支,辛日见乙干,或卯支之类。只要一位贵,不要多,而三处不要再见财。却怕年月日冲破,如寅冲申,酉冲卯是已。如不逢,自享荣华富贵矣。柱中及运,若见败财,如辛见庚及申见劫财羊刃,如庚见辛及酉之类,必伤妻耗财,破家不足而已。苟干支无遇,则富而有财,贵而有权,可比石崇矣。
补曰:正财偏财,皆喜身旺,皆忌印绶倒食,身弱比肩劫财。但偏财喜见官星,而正财忌官星。故《集说》云:正财偏财二格,喜忌大同。惟有喜官星,不喜官星之小异耳。及偏财为人有清高,而多主慷慨,不甚吝财,盖能利己,亦能招谤。虽喜官星,亦当较量身之强弱,运之盛衰而言。如运行旺相,福禄俱臻,行官乡便可发禄,若财盛而身弱,运至官乡,既被财之盗气,又见官之克身,不惟不发禄,亦妨患咎。如四柱中先带官星,便作好命看。若四柱兄弟背出,纵入官乡,发禄必少。正财为人诚信,作事俭约,处信聪明,惟是悭吝,虽正财不喜见官,恐盗财之气。然四柱财多身旺劫重重,亦喜见官杀制伏比劫,故曰逢财看杀,见官尤妙。藏财露官,当作贵推,亦不可泥于不喜见官之说也。
己酉 丙子 壬寅 乙巳 希文自造时月 偏财类聚之格
楠曰:壬水生逢子月天,偏财类聚喜周全。壬申再转南方运,火土重逢福禄坚。
予修净土人也,亦不事此术,为继家君之志,而编此书。予命正合书云:“素食慈心,印绶遂逢于天德。”信矣。凡壬水喜财官,生子月为建刃,见刃若行财官运,为人必白手兴家。但二木伤官杀,有二金以当之,八字巳中土无多,故主不贵,喜时日偏财,类聚亲切。凡用偏财者多慷慨,身旺肯施舍而不吝。故古歌云:“偏财身旺是英豪,羊刃无侵禄位高,
结识有情多慷慨”云云。然哉是言也,所恶者刃,故不免重婚耳。所宜者官杀,官杀旺比劫方衰。行癸运 父母灾,遭妻子变,故曰身旺比劫重损,财又伤妻是也。酉运一入,火土俱败,不遂宜矣。若壬运比癸不同,一旦运至南方,利壬而不利癸,申运水土得长生,或遂 燕之谋。辛未庚午己巳,行官印之乡,可望妥安。辰运水土入墓,不免西归矣,但无奈时逢七杀,更兼寅巳相刑,妻子遭丧,惟喜贴身甲木制之,故曰时上偏官有制。晚子英奇,理或然也。但命至微妙,宜父难言之。予据先人成说,更稽先人遗训,故浪揣摩因为后鉴云。
庚寅 乙酉 甲子 戊辰 李廉使之命
癸亥 乙卯 乙未 壬午 张府尹之命
己未 壬申 丙申 庚寅 曾参政之命
戊子 辛酉 戊申 壬子 陈尚书之命
甲午 丁丑 己未 癸酉 邢知府之命
壬午 壬寅 庚子 戊子 邢司令之命
乙酉 乙卯 辛卯 辛卯 高侍郎之命
丁亥 戊申 壬申 丙午 候知阁之命
庚午 戊子 癸卯 丁巳 刘中书之命
癸卯 戊午 丁丑 癸丑 王少师之命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