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五 灵枢·五音五味
右徵与少徵,调右手太阳上。左商与左徵,调左手阳明上。少徵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左手阳明上。右角与大(别本作太)角,调右手少阳下。大(别本作太)徵与少徵,调左手太阳上。众羽与少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商与右商,调右手太阳下。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少宫与大(别本作太)宫,调右足阳明下。判角与少角,调右足少阳下。釱商与上商,调右足阳明下。釱商与上角,调左足太阳下。
对于火音中的右徵和少徵类型的人,应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上部。对于金音中的左商和火音中的左徵类型的人,当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对于火音中的少徵和土音中的太宫类型的人,应当调治左侧手阳明经脉的上部。对于木音中的右角和太角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对于火音中的太徵和少徵类型的人,调治左侧手大肠经的上部。对于水音中的众羽和少羽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对于金音中的少商和右商类型的人,调治右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下部。对于水音中的桎羽和众羽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对于土音中的少宫和太宫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对于木音中的判角和少角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对于金音中的釱商和上商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下部。对于金音中的釱商和木音中的上角类型的人,调治左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
上徵与右徵,同谷麦、畜羊、果杏,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上羽与大羽,同谷大豆、畜彘、果栗,足少阴,脏肾,色黑、味咸,时冬。上宫与大(别本作太)宫,同谷稷、畜牛、果枣,足太阴,脏脾,色黄、味甘,时季夏。上商与右商,同谷黍、畜鸡、果桃,手太阴,脏肺,色白、味辛,时秋。上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谷麻、畜犬、果李,足厥阴,脏肝,色青、味酸,时春。
上徵与右徵属于火音类型的人,同样适用五谷中小麦、五畜中的羊肉、五果中的杏子等苦味食物调养,在五脉对应手少阴心经,在五脏对应心脏,适合于五色中的红色食物、五味中的苦味食物,适应五季的夏季气候。上羽与太羽属于水音类型的人,同样适用五谷中的大豆、五畜中的猪肉、五果中的栗子等咸味的食物调养,在五脉对应足少阴肾经,在五脏对应肾脏,适合于五色中的黑色食物、五味中的咸味食物,适应五季的冬季气候。上宫与太宫属于土音类型的人,同样适用五谷中的稷米、五畜中的牛肉、五果中的大枣等甜味食物调养,在五脉对应足太阴脾经,在五脏对应脾脏,适合于五色中的黄色食物、五味中的甜味食物,适应五季的夏季第三个月的气候。上商与右商属于金音类型的人,同样适用五谷中的黍米、五畜中的鸡肉、五果中的桃子等辛味的食物调养,在五脉对应手太阴肺经,在五脏对应肺脏,适合于五色中的白色食物、五味中的辛味食物,适应五季的秋季气候。上角与太角属于木音类型的人,同样适用五谷中的芝麻、五畜中的狗肉、五果中的李子等酸味的食物调养,在五脉对应足厥阴肝经,在五脏对应肝脏,适合于五色中的青色食物、五味中的酸味食物,适应五季的春季气候。
大(别本作太)宫与上角,同右足阳明上。左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左足阳明上。少羽与大(别本作太)羽,同右足太阳下。左商与右商,同左手阳明上。加宫与大(别本作太)宫,同左足少阳上。质判与大(别本作太)宫,同左手太阳下。判角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左足少阳下。大(别本作太)羽与大(别本作太)角,同右足太阳上。大(别本作太)角与大宫,同右足少阳上。
土音的太宫与木音的上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阳明胃经的上部。木音的左角与太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足阳明胃经的上部。水音的少羽和太羽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下部。金音的左商与右商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手阳明大肠经的上部。土音的加宫与太宫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足少阳胆经的上部。火音中的质判和土音中的太宫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手太阳小肠经的下部。木音中判角与太角类型的人,都可以调治左侧足少阳胆经的下部。水音中的太羽与木音中的太角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太阳膀胱经的上部。木音的太角与土音的太宫类型的人,调治右侧足少阳胆经的上部。
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右角、釱角、上角、大(别本作太)角、判角。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少宫、上宫、大(别本作太)宫、加宫、左(别本作右)角(别本无角字)宫。众羽、桎羽、上羽、大(别本作太)羽、少羽。
右徵、少徵、质徵、上徵、判徵,是火形、徵音人的五种类型。右角、釱角、上角、太角、判角,是木形、角音人的五种类型。右商、少商、釱商、上商、左商,是金形、商音人的五种类型。少宫、上宫、太宫、加宫、左宫,是土形、宫音人的五种类型。众羽、桎羽、上羽、太羽、少羽,是水形、羽音人的五种类型。
黄帝曰:妇人无须者,无血气乎?
黄帝问:女性不长胡须,是没有血气的缘故吗?
岐伯曰: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者澹渗皮肤,生毫毛。今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冲任之脉,不荣口唇,故须不生焉。
岐伯答道:冲脉和任脉都起于胞中,沿脊背里侧向上循行,是经脉和络脉气血汇聚的大海(场所)。循行外部表浅部位者,循腹部上行,在咽喉部交会,其中的一个分支,别出咽喉,环口、唇循行。血气充盛则肌肤得到气血温煦和濡养而肌肉丰满,皮肤润泽,只有营血亢盛且渗灌到皮肤中,毫毛才会生长。但是,女性的生理特点是气有余而血不足,因为每月都有经血排出体外,冲、任两脉的血气,不足以营养口唇周围,所以女性不生胡须。
黄帝曰:士人有伤于阴,阴气绝而不起,阴不用,然其须不去,其故何也?宦者独去何也?愿闻其故。
黄帝又问道:男性中有人损伤了阴器,造成阳痿而不能勃起,丧失了性功能,但他的胡须仍然继续生长是什么原因呢?而宦者的胡须因受阉割便不再生长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请你讲讲其中的道理。
岐伯曰: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内荣,故须不生。
岐伯回答说:宦官受阉割是将睾丸切除,伤及冲脉而使冲脉之血外泄,伤口愈合后皮肤干结,阻断了冲任二脉血液的正常循行路线,致使口唇周围得不到血液荣养,所以不再生胡须。
黄帝曰:其有天宦者,未尝被伤,不脱于血,然其须不生,其故何也?
黄帝问:有的人是天阉,阴茎没受外伤,也不像女性那样定期排出经血,但是也不长胡须,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曰:此天之所不足也,其任冲不盛,宗筋不成,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不生。
岐伯回答说:这属于先天性生理缺陷,这类人冲脉和任脉都不充盛,阴茎和睾丸都没有发育健全,导致宗筋无势,所以虽然有气而血不足,不能上行荣养口唇四周,因此也不能生长胡须。
黄帝曰:善乎哉!圣人之通万物也,若日月之光影,音声(之)鼓响,闻其声而知其形,其非夫子,孰能明万物之精。是故圣人,视其颜色,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美眉者太阳多血,通髯极须者少阳多血,美须者阳明多血。此其时然也。
黄帝说:讲得太好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能通晓万事万物,就像日月的光芒,立其竿就能见其影;擂鼓作响,听到声音就能知道它的形状,由此可以知彼,除先生你之外,又有谁还能明达万事万物的精妙之理。所以有才智的人,看到他人容颜和气色的变化,便知道体内气血的盛衰:面色黄赤,便知体内气血有热;面色青白,就是气血有寒;面呈黑色,是多血少气。眉目清秀是太阳经多血,须髯很长是少阳经多血,胡须美好是阳明经多血。实际情况,常常就是这样的。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多气少血,阳明常多血多气,厥阴常多气少血,少阴常多血(别本作气)少气(别本作血),太阴常多血少气,此天之常数也。
人体经脉,气血分布有一定比数:太阳经通常是多血少气,少阳经一般是多气少血,阳明经多血多气,厥阴经多气少血,少阴经多血少气,太阴经也常是多血少气,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规律。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史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十二楼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