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近战
凡与敌夹水为阵,我欲攻近,反示以远,须多设疑兵,上下远渡,敌必分兵来应,我可以潜师近袭之,其军可破。法曰:“近而示之远。”
凡是同敌人隔河对阵,我方如果要从近处进攻敌人,就要伪装成从远处渡河的样子。为此,必须多方设置疑兵,装作从河的上、下游远处渡河进攻的架势,敌人必定会分兵堵截。这样,我就可以乘隙暗中出兵从近处袭击敌人,打败敌人。诚如兵法所说:“打算从近处进攻敌人,就伪装成从远处出击的样子。”
春秋,越人伐吴,吴人御之笠泽,夹水而阵。越人为左右阵,夜鼓噪而进,吴师分以御之。越子以三军潜涉,当吴中兵而鼓之。吴军大败,遂至灭亡。
春秋时期,越国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出兵于笠泽进行抵抗,而与越军隔笠泽水对阵相抗。越军分为左右两翼,乘夜擂鼓呼号以吸引吴军注意力,吴军则分兵进行抵御。越王勾践亲率主力部队偷偷从中央近处渡过笠泽水,直奔吴国中军主力而击鼓冲杀过去,致使吴军大败,吴国最终灭亡。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子夏易传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家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