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韬·略地
武王问太公曰:“战胜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军守险,与我相拒。我欲攻城围邑,恐其别军卒至而击我,中外相合,击我表里,三军大乱,上下恐骇,为之奈何?”
武王询问太公说:“我军乘胜追击深入敌国境内,占领他们的土地,但还有大城未能攻下,而城外另有一支部队固守险要地形与我军对峙。我军想围攻城池,又担心城外部队突然向我方发起攻击,与城内的敌人里应外合,对我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使我全军大乱,官兵恐惧震骇。遇上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凡攻城围邑,车骑必远,屯卫警戒,阻其外内,中人绝粮,外不得输,城人恐怖,其将必降。”
太公答道:“凡是攻城围邑之时,应把战车;骑兵配置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担任守卫和警戒,以隔断敌人内外之间的联系。这样,城内敌人旷日持久必然粮食断绝,而外面的粮食又不能输入。如此,城内军民就会发生恐慌,守城的敌将必然投降。”
武王曰:“中人绝粮,外不得输,阴为约誓,相与密谋,夜出穷寇死战,其车骑锐士,或冲我内,或击我外,士卒迷惑,三军败乱,为之奈何?”
武王又问:“城内的敌军断粮,城外粮食又无法运输进去,这时敌人内外暗中互相联系,秘密谋划向外突围,乘着黑夜出城拼命死战,敌人的车骑精锐有的突击我内部,有的进攻我外面,使我军士卒恐惧惶惑,全军大败混乱,敌人眼看就要反败为胜。应该怎么办?”
太公曰:“如此者,当分军三军,谨视地形而处。审知敌人别军所在,及其大城别堡,为之置遗缺之道,以利其心,谨备勿失。敌人恐惧,不入山林,即归大邑。走其别军,车骑远要其前,勿令遗脱。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其练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独在。车骑深入长驱,敌人之军,必莫敢至。慎勿与战,绝其粮道,围而守之,必久其日。
太公答道:“遇到这种情况,应把我军分为三部,并根据地形选择有利位置来驻扎。详细查明敌人城外部队所在的位置以及附近大城别堡的状况,故意给敌人留一条道路,以引诱城内敌军外逃。但是一定要小心戒备,不要让敌人跑掉。因为突围的敌军慌乱恐惧,因此不是想逃入深山老林,就是想撤向其他城邑。这时我军应以一部,首先赶走敌人在城外的部队,以另一部车骑精锐在距城较远的地方,阻止敌人突围的先头部队,不要让他们逃脱。在这种形势下,守城敌军就会误以为其先头部队已突围成功,打通了撤退的通道,其精锐士卒就必定会继续出城外逃,只留下一些老弱士卒在城内。然后用我军的第三部战车和骑兵,深入长驱,插入敌后。如此,敌人守城部队必不敢继续突围。这时我军要格外谨慎,不要急于同敌人交战,只要断绝其粮道,把它围困起来,日子一久,敌人必然投降。
“无燔人积聚,无坏人宫室,冢树社丛勿伐,降者勿杀,得而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罪在一人。’如此,则天下和服。”武王曰:“善哉!”
攻占敌军城邑之后,不要焚烧敌军储存的粮食,不要毁坏城内百姓房屋,不要砍伐坟地的树木和庙祠的丛林,对于已经投降的敌军不可杀戮,不能虐待俘虏的敌人。要向敌国民众表示仁慈,对他们施加恩惠,并向敌国军民宣布,有罪的只是无道君主一人。这样,天下就会心悦诚服了。”武王说:“说得真好啊!”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抱朴子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昭明文选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