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兵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孙子说:管理人数众多的军队就像治理小部队一样应付自如,是依靠军队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指挥人数众多的军队作战就像指挥小部队作战一样到位,是依靠明确、高效的号令指挥系统;全军与敌人对抗而不会失败,关键在于“奇正”战术运用正确、巧妙:攻击敌军,如同以石击卵一样容易,关键在于避实就虚。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大凡作战,都是以正兵作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去出奇制胜。善于运用奇兵,出奇制胜的人,他的战术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无穷无尽,像江海一样永不枯竭。像日月运行一样,周而复始;像四季更迭一样,去了又来。宫、商、角、徵、羽不过五个音阶,但五个音阶的组合变化却是无穷无尽;红、黄、蓝、白、黑不过五种色,但五种颜色调和绘成的画图之美是观赏不完的;酸、甜、苦、辣、咸不过五味,但五种味道的组合变化,却是品尝不完。战争中作战的方法不过“奇”、“正”两种,但“奇”、“正”的组合变化,却是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就好比圆环旋绕,无始无终,谁能穷尽呢。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迅疾的流水之所以能漂动大石,是因为水势强大;猛禽搏击雀鸟,一举可致对手于死地,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力的时空位置,节奏迅猛。所以善于作战的将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发起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险峻的态势如同满弓待发的弩,短促的节奏如同触发的弩机。旌旗纷纷,人马纭纭,双方混战,战场上事态万端,但自己的指挥、组织、阵脚不能乱;浑沌不清,必须把队伍部署得四面八方都能应付自如,使敌人无隙可乘,无法败我。在一定条件下,“乱”可以由“治”产生,“怯”可以由“勇”产生,“弱”可以由“强”产生。军队治理有序或者混乱,在于其组织编制;士兵勇敢或者胆怯,在于部队所营造的态势和声势;军力强大或者弱小,在于部队日常训练所造就的内在实力。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将帅,故意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作出相应的错误举动;给予敌人一点实际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趋利而来,从而听我调动。一方面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方面要严阵以待。所以, 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从自己创造的有利作战态势中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士兵以苦战取胜,因而他能够选择智能之才去利用和创造破敌的有利态势。驾御兵势,指挥部众作战,就如同转动木石一样。木石的性情是放在安稳平坦之处就会静止,而放在高峻险陡之地就会滚动;方的就会静止,圆的就会滚动。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所以, 善于指挥军队作战所造成的态势,就像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这就是所谓的“势”。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战国策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