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吴甘来
吴甘来
户科给事中吴甘来,字和受,一字节之,号苇庵,江西瑞州新昌人。少就塾,即能尽识云台二十八将姓氏。长益博综群书,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家诸子,若数家珍。弱冠举于乡。崇祯戊辰成进士,与汪公伟同出香山何公吾驺门。初授中书,壬申擢入刑科,居岁余,封事凡数十上。悉关国事、君德、人材、民命之大。意有不可辄力诤。虽权贵人不避。辇下啧啧称真谏议。时大司农毕自严诖误下诏狱,道路咸不平。然当事辄无敢出一言,为讼冤者。公首昌言于朝曰:汉臣贾谊有云:帘远地则堂高,帘近地则堂卑,三公之贵,天子已改容礼之,不宜复加缧绁。古者刑不上大夫,所以豫远不敬也。又谷永曰: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宜为君者也。犬马有劳于人,尚加帷盖之赐,况国之功臣哉!今毕公于六卿首膺宫衔,又专握计务,筹画储糈,已阅六载,比之律例,应在议贵、议勤,力为申救。语大剀切。未几读礼归,三年复补前职,己卯典闽试,入闱焚香吁天,愿得一二奇才。如文成、忠肃者,为国家股肱心膂,聿奏泰平。比榜发,得士彬彬称盛,如何公家驹、陈公亨,俱名隽,后莅吴着政声云。未几请告。癸未起兵科,左旋掌户科。时中外多故,荆襄数郡,贼未至而抚道诸臣,率称护藩以去。公抚膺痛哭曰:是借题逊遁也。尽若此,则皇上之城社人民,谁得御者。因抗章谓天子众建亲亲,将使藩屏帝室,猝有缓急,捐私倡义,为朝廷守。诗曰:宗子维城,此之谓也。今风鹤才传,一朝委去,上之不能设奇振旅,图歼扫之功,次之不能仗剑登陴,效死守之义。先去以为民望,而诸臣犹哓哓拥卫自功,修练储备,明旨谓何?今天潢绣错,所在要区,若悉借护藩为掩罪地,将维城为可留可去之人,即名都亦可守可去之土。将来功罪不着,赏罚不明,莫此为甚。惟陛下留意,疏入,上览而嗟叹,然亦无如何也。未几分较礼闱,人或为公得士贺,而公蒿目时艰,不以桃李盈门故色喜也。甲申春,逆寇逼京,公顾其弟泰来曰:叨为侍从,义不可辱。成仁取义,愿交勉之。泰来不能从。及城陷,闻帝凶问,公独沐浴衣冠自杀。南都赠公太常寺卿,录一子,予祭葬,谥忠节,祀旌忠祠。
公与周凤翔连寓,贼薄京师,兄礼部员外泰来至寓,执公手泣曰:事势至此,奈何,公曰:有死无二,义也。家人进饮食,郤之。有劝潜遁者。公曰:今不能调兵杀贼,顾欲苟全求活耶!遂作诗以后事嘱其兄弟。简几上有疏草在。曰留此恐彰君过,取火焚之。兄子家仪奔至,公相与恸曰:我不死无以见志,汝父死无以终养。古者兄弟同难,必存其一。使皇上在,则土木袁彬,逊国程济皆可为也。否则求真人于白水,起斟鄩于有仍,是我虽死犹生也。努力勉之。遂冠带北向拜者五,南向拜者四。赋绝命诗云:到底谁贻国事忧,疾雷悄悄破城头。君臣义命乾坤晚,狐兔干戈风雨秋。极目江山空泪洒,伤心仁义一身周。也知此日难争讨,惟取忠肝万古留。引佩带自缢死。史略编年所载俱同。启祯录云:公语弟泰来曰:吾兄弟受国恩,义不可辱云云。雉经而卒。余览甲申春任籍时,六垣计数十人,惟公一人死节,余或逃、或遭刑辱、或污伪命,视公贤不肖何如也。语曰:主辱臣死,未闻主死而臣犹可以生者。况于反面事贼,恬不知耻,纲常名教,至申酉之际,扫地尽矣。哀哉!
论曰:死固不易哉,吴公兄弟,均受国恩,使城陷俱烈烈死,岂不与孟忠贞父子并传,然卒不能,顾士亦各行其志耳。
诸书俱载缢,独野乘载自杀。泰来同胞也,后降贼。野乘与启祯录俱云,公之弟,而编年则云公之兄,俱录之以俟考。
王章
王章,字汉臣,号芳洲,南直武进人。幼食贫,性至孝,葬父至手自封树,尝梦昭烈帝与揖,且告之曰,公忠孝人也,异时当不徒以功名终。天启辛酉,领乡荐。崇祯戊辰成进士。榜前数日,公所居里,潮辄至者三,若盘旋状,居民咄咄称异事。庚午令诸暨,不半载颁神君,适寇弄兵东海,鄞当其冲,缺善吏,台使者以公才,为请于朝,将调鄞,暨民闻之,呼号奔走,愿借寇君,而鄞命且下。鄞人来迎者,暨争逐之,公不获已,密遣鄞人而正告暨曰:若等父事予,而予视若等犹子也。何言去。去亦何忍亟。虽然,其若鄞命何。居有顷,卒去暨如鄞,暨之民德公,常山之崖,肖像祠焉。鄞故剧土,广袤四百十八里,视暨号难治。公自下车迄底绩,凡八年,俗喁喁向风。盖公治鄞,一如治暨,而鄞人之德公,亦无异于暨人之德公也。最闻稍迁工部主事,考选授陕西道御史,巡甘肃,盖特恩也。公入关,贪墨望风解组。由嘉峪抵天山,悉单骑躬行,抚赏番人,畏威怀德。至焚香献酪以去。两河旱,率属步祷,不雨,为文檄神庙,檄焚,雨如注下,人呼为御史雨,故例边属较士,率用按监,自陇以西,二十五庠,报隽者科一二人,或尽缴不得一士。自公鉴衡,而卯闱捷者六人。凡巡未竣而封事数十上,悉关军国大计。至劾内臣杀良冒功,纠甘抚剥民侵饷,罪藩差扰驿陷良,尤侃侃不避权贵。庚辰读礼归,服阕补河南道。甲申贼势孔亟,因陈保江南策。谓沿江上下,辖诸险隘,宜如边制,联络堡墩,州邑巨室,有闻警潜移者,法无赦,仍没其赀,充饷。又上奠畿辅策,谓遣四夷以分敌势,撤边兵以壮神京,调降丁以捣贼巢,因荐惠世扬可大任,惜不果用。都御史李邦华谓公负文武略,题授巡视京营。时二月六日也。既受事,有南下者,索家信,公书数字云:全晋既残,关门告急。臣子不复问身家矣。皇上真如尧舜,而下绝无应手之人。奈何!无他及语。二十六日,真保破,京师震惊,调营五万军城外,襄城伯帅之。而公督在城兵,计堞分守,衣不解带,目不交睫者,凡十五昼夜。三月十八日,贼攻彰义门,公督将士坚壁以守,矢集如雨,弗却也。贼破入守平则门,向明哗上崩,军无固志。公犹手击二炮伤贼,贼少沮。顷之,城陷。公语同事科臣光时亨曰:事至此时,惟有一死。时亨曰:如是死,委同士卒死奚异。莫若入朝觅帝行在,不获则死,死得所也。公许诺。时亨遽易服,将强公。公曰:否否。子之造朝者,恐同士卒委草莽,期烈烈死也。若去尔冠,易尔服,官不官,卒不卒,奈何。无易便行,数武贼骑掩至,叱下马。时亨遽离鞍趋前立,且请降。贼持刃问公曰。降否?公叱之曰:不降。贼以刃碎公膝坠马,公坐地大骂,贼怒,手刃公弃走,或谓即牛金星也。公仆某索公急,望见公怒目张口,一手据地,以为犹生也。亟呼不应,遇害矣。一力士负公抵寓,与之金返询姓名不答,辞去,贼令死者寓毋兵,兵者斩,贼固多秦人,过者辄曰:此故京营御史居停也。曾巡甘肃有惠政,罗拜乃去。夫人姜氏闻变恸绝。乙酉赠公大理寺卿,谥忠烈,予祭葬。南都、浙江、昆陵三处建祠,荫子之柯,锦衣世袭。而光时亨卒以降贼弃市。公次子之栻字瞻卿,入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请终丧,许之。因寓义乌,浙东陷,被擒不屈以死。盖常州言父子死节者,称王氏。
论曰:余闻王公,恂恂长者,虽擢巍科,居要职,未尝以权势炫耀乡里。及遇变,慷慨顾叱凶徒,精贯白日,又何卓卓也。使公早从时亨言,易服趋朝,可幸不死。不免于辱身践行。乃时亨者,不死长安,而终死金陵西市。正公庙祀易名时也。人亦何可不为忠烈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