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武穆解
曰若稽古,曰昭天之道,熙地之载,揆民之任,夷德之用。总之以咸,殷,等之以□禁,成之以□和,咸康于民,卿格维时,监于列辟。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三和乱,三终齐。德有七伦,乱有五遂,齐有五备。五备:一同往路以揆远迩,三明要丑友德以众尔庸,三明辟章远以肃民教,四明义倡尔众教之以服,五要全文德、不畏强宠。五遂:一道其通以决其雍,二绝□无赦不疑,三挫锐无赦不危,四闲兵无用不害,五复尊离群不敌。七伦:一毁城寡守不路,三通道不战,三小国不凶不伐,四正维昌静不疑,五睦忍宁于百姓,六禁害求济民,七一德训民,民乃章。钦哉!钦哉,余夙夜求之无射。
这属于稽考典籍。[周公]说:昭明天道,广大帝业,量力用民,常施文德。以和顺殷民为目标,以九禁聱齐文德,以五和成就文德。使百姓全都安康,使卿士行为端正,鉴视于前代列位君王。认真地思考“三事”,就有永久的美善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郁离子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