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回 李太白立扫番书
李太白立扫番书
帝曰:“内干举卿不错,汝有高才,何见谦邪?”白曰:“臣蒙宜诏,不敢违命,陛下赐书,一看便见下落。”帝即令侍臣将书与李白视之,白当殿开读书曰:朕思契丹,国居边夷,天寒地冻之乡,万物希生之地。近闻中华礼乐之邦,冬暖夏凉,春花秋月,奢华富贵,此是苦乐不同,朕情不满。自古天无二日,国无二主,为此遣使赍书,早达中华,若存国礼,罢战停征,欲持雄兵百万,勇将千员,随贺来游南国,赏玩中华。御林池权将饮马,上林苑暂借屯兵,坐内殿朕欲歇息,琼林库借赏三军。如若肯否,早与回文,倘若不从,速达见报,选日兴兵,来征唐国,取中原四百军州,改为番家一统,天下始平,此是朕之愿也。草草,不宣,上启南朝唐玄宗御前开拆。
李白读罢,语如流水,声若铜钟,并无一字差讹。帝听大惊,沉吟半晌。众臣面面相觑,尽称难得,果好奇才。白曰:“陛下勿忧,来日宣番使入朝,臣即当面回答其书,务使一般字样。书中包藏言语,实羞恶之,定要契丹拱手称臣,永不相犯。”帝闻奏大喜,随令安排御宴,管待李白。但见学士主筵,公侯宰相伴席,宫商韵奏,琴瑟声清。嫔妃斟酒,彩女传杯。
饮至日晡,白就筵上对圣吟诗作赋,诗云:金銮殿上圣心浓,御宴喧哗待宰公。
彩影祥光明帝阙,君臣同乐最惟容。
又一律云:帝宠忠臣开御筵,金花御酒敬相传。
一咏咏觞开怀饮,醉舞丹墀似酒仙。
赋云:琉璃盏,琥珀浓,金瓶倾出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髓,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凤鼓,皓齿歌,细腰舞,正是君王重温顾,金花遍插晃龙庭。黄封满酌真甘露,开怀今日酩酊醉,显出安邦定国志。
李白作赋吟诗已毕,不觉大醉。众臣皆散,帝令宦者扶白入后宫偏室安歇。比及天晓,宦者已在探视,白告曰:“夜来御赐酒浓,身软抬头不起,若得御手调羹,方解酒醒。”宦者慌来告帝,帝此时无奈,遂来径入御厨,亲为调羹,赐与李白食之。白大惊,慌至前殿谢恩。当日帝聚文武群臣,召番使入朝,随班见圣。
李白奏曰:“近来杨国忠、高力士二人,国之大臣,皆抱大才,监临试场,曾把小臣文卷批落不用,抢出场门。今日回书,合与小臣捧砚磨墨,穿靴脱靴,如有不从,臣宁死于阙下,誓不回书。”帝曰:“此事可从。”急召二人,以白所言告之。
高力士曰:“李白一介之土,未有甚大功,陛下便如此宠任,似乎于理有所未当。况自古至今,亦未有宰相与学士磨墨穿靴之理,岂不贻笑外国?望陛下察之。”帝曰:“汝等不肯服侍李白,何不回书也罢?”二人被责不过,只得忍气吞声从之,羞之甚矣。
是时,李白身穿蜀锦绣袍,腰系金厢玉带,坐在殿前绣墩上,高提龙笔,轻染纤毫,当天子、有官、番使之前,一笔挥成番书一道。书云:朕坐中华,遥闻北国俱是边夷草木之乡,江湖水泽之里,多生禽兽,少长人伦。危弱冻寒之地,粒谷不熟之邦,普受饥寒之处,总有强将谋兵,徒来受荷棒禄。朕知怯弱,常存慈念之心,你不思国贫命薄,却欲孽我中华,岂不羞哉?危王敢出胡言,急恼大唐圣主!番书到日,文武才观,如薪赴火,怒若平地兴雷;使卒来时,便欲挫为禽兽,奈缘说要回言,权行免罪。本朝天子,封疆广远,五谷丰盈,臣僚禄重。食餐珍味之馐,体挂锦袍之彩。文官八百,人人安邦定国之桢;武将三千,个个擎天跨海之勇。兵如万顷洪波,普守乾坤,坚如铁壁;将似一天星斗,皆护宇宙,固以铜城。天下教场中,兵卒浑如蝼蚁众多,势能克倒太山。战将千千,个个威如猛虎;勇兵万万,人人势似蛟龙。四海诸邦,拱手八方,万国皈依。朕思邦主壬弱,权息来征,焉敢无端到来相犯?微微狗子,焉敢与猛虎争强;小小蛇儿,怎敢共苍龙斗胜。早来拜伏归降,恕免血光之难,如言不顺,则便兴兵剿灭番家,片甲不留,斩革除根,萌芽不发,的不虚示。
又赠一诗云:万乘中华帝德高,君臣同乐实逍遥。
文擎宇宙诸州顺,武镇乾坤万国朝。
沟壑岂容龙取水,坑潭焉纳虎为巢。
边夷小国如残害,日影才高彻底消。
大唐国书并诗一律,右仰微邦知悉。
李白当殿回书题诗已毕,来使听闻,不敢仰视,惊得面如土色,缄口无言。暗思中华实好人物,如此奇才。遂接了书,拜辞而去。
帝喜,欲封李白宫职,白奏曰:“微臣山野粗人,深蒙恩赐,不愿为官,但得受逍遥闲乐足矣。”帝曰:“朕赖卿回书,赢了番人犬类之羞,卿极大之功,无以加矣。”遂赐异宝十床,黄金万两,略表君臣之分。白曰:“恩宠甚重,不敢故违,伏望陛下见怜,使臣职随照用,游览江湖,臣之愿也。”帝喜,从之。即赐金牌一面,御笔封官,名曰:“天下横行无忧学士,逍遥散祖、落托秀才。逢场饮酒,遇库支钱。府给一千贯,县给五百文。军民不敬,府县不遵,违者尽皆诛戮”。帝与金牌书名。又赐锦袍玉带,罗伞龙驹,从使二十余人,李白谢恩而出。是日,帝带领文武,随驾送白出城,作诗送别云:旌旗摇影映停骖,送别朝门酒半酣。
衣锦还乡卿莫久,休将春色散江南。
帝作诗毕,赐酒送白上马。白谢恩,亦吟诗一首,以别帝石:承谢皇恩出帝都,金花御酒送程途。
君王义念天心顺,四海清宁绝寇徒。
得意承恩君宠我,几番金殿醉丹墀。
锦衣玉带还乡里,罗伞银鞍出转途。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帝范
- 中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名贤集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