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回 史弘肇擒孙飞虎
史弘肇擒孙飞虎
知远接得诏书,心中不悦,进退两难,正在疑惑不决,史弘肇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功在垂成,而诏班师,他日之祸,自今日始矣!兵贵神速,只管进兵,平复镇州,班师而回,随朝廷发落。”知远传令进兵。史弘肇手执团牌,登山先砍死十余人,郭威从后一跃上城。史弘肇捉了孙飞虎,郭威一锏打死刘真,曾杰正走,被晋兵砍为肉泥。放火烧了营寨,知远叫刀斧手斩了孙飞虎,号令大军来到镇州。
安重荣唬得魂不附体,与众商议,再差人结纳契丹主来相助,一边令张仲达出马。与史弘肇比手数合,被史弘肇一刀挥作两段。大军围了四门攻打。报安重荣:“张仲达被杀死,人马困了城池。”安重荣半晌无语。董琦说:“明日主公亲临阵,末将愿为先锋。”张仲德回府寻思个自尽去处,免被晋人所辱,径入后园,投于绿荷池中而死。
安重荣领兵将出城,哨探报知远。知远出阵大骂:“反贼下马受死!”举安汉刀就砍。有安重荣副将周虎举枪急架,被知远斩于马下。安重荣勒马走,知远直入北阵。此时,郭威遇着董琦,一矛刺死,安重荣走入城中不出。知远一连困了四十余日,时乃六月,城中无水,多有思献城者。
牙将胡衍见城中乾暴,与众商议,写书拴于箭头上,射入晋营,通信息,里应外合取城。知远得书,即传令众军接应。
三更时分,胡衍引众开了水城门,点起火炬,大叫:“晋兵入城!”史弘肇先杀入城中。安重荣惊惶,匿在民家躲避。天明,知远入城安民,胡衍请罪,知远说:“你有献城之功,免了前罪。”民家献出安重荣,知远令囚起,解回长安。次日,知远拨将守镇州,传令班师回长安,朝见晋主,奏知平服镇州。晋王大悦,旨下斩讫安重荣,将首级函封,差使送去见契丹主,封知远为邢州太原府节度使,便往镇守太原去了。
却说契丹主见送安重荣首级来,大怒曰:“石郎为天子从何得来?”即发使回见石郎说:“吾有带甲二十余万,若再如此违我言语,即统兵来中原,立他姓为君。”使者喏喏回长安,将契丹主之言,奏知晋王。晋王听罢不悦,退入宫中,忧愤成疾。大臣桑维翰等入宫中问安。晋王流涕曰:“不济事矣!朕坐卧不安,夜见鬼魂来宫中索命。”病势沉疴,渐渐危笃。差使捧诏宣知远还朝。
天福七年,刘知远班师还到洛阳,入宫朝见晋王。王曰:“朕忍死以待卿回,今日得见面,无遗恨矣!”知远曰:“臣在建州得手诏,闻陛下龙体有恙,恨不能插翅飞至阙下,省视陛下。”晋主宣齐王重贵并皇后张氏、宰相冯道及景延广等,齐至御榻之前。晋王曰:“朕太子重睿年幼,不堪掌社稷之重任,今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以安人民。幸有皇侄重贵,可居此位,愿汝众卿,以伊尹、周公之心为心,俟重睿稍长,传位与之,诚宗庙生灵之大幸,亦吾家之大幸也!”言讫,唤齐王近前,复指刘知远曰:“汝众臣为证,此位当还重睿,勿负朕心!”知远流涕,众皆伤感。
晋主口不能言,须臾而崩。时天福七年,正月上旬也。寿五十一岁,在位七年。史臣断曰:晋祖以唐朝禁脔之亲,地尊势重,迫于情疑,请兵契丹,赂以州邑,而取人之国。以中国之君,而屈身夷狄,玩好珍异,旁午道途,小不如意,呵责继之。当时朝野,莫不痛心,而晋祖事之,殊无赧色。夫以古人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犹且不为,况附夷狄,以伐中国,又从而取之者乎?《纲目》书晋王尊号于契丹,契丹加晋王尊号,所以著中国,事夷狄,首足倒悬之极,其恶契丹而贱敬瑭也,甚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逸狂有诗责晋之君臣云:
智短才疏石敬瑭,闺阃嫌隙祸萧墙。
结连北虏颜何厚?反下三关罪莫当。
屈膝称臣甘耻辱,请封割地坏纲常。
奸臣阿附桑维翰,十二年来尽灭亡。
卓吾子评:
晋祖以幼子委冯道,道不可者,盍明言之?乃含糊不对。
死肉未寒,乃背顾命,其视荀息为何如?
- 推荐作品: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国语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